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郑州教育 > 校园广角 >

【校园广角】中学生博客,记录花季年华的另扇门

2012-08-16 00:50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OTAKU·世界上的另一个我”这是乌鲁木齐市一中高二学生罗丹的博客,一打开它,一曲舒缓忧郁的音乐首先传入耳中,除了背景音乐外,灰白的底色、五颜六色的文字、另类的动漫图片、感性而文采飞扬的原创小说、叛逆的文字涂鸦,把整个博客打造得个性十足。

    如今,正在大人们热炒“明星许静蕾个人博客点击率过千万”,“博客广告收益该归谁”的话题时,像罗丹这样喜欢在博客中“晒晒”文字,“晒晒”心情的中学生已经越来越多。

    如今,正在大人们热炒“明星许静蕾个人博客点击率过千万”,“博客广告收益该归谁”的话题时,像罗丹这样喜欢在博客中“晒晒”文字,“晒晒”心情的中学生已经越来越多。尽管“博客”在他们当中还没有人人皆知,但“拥有博客”已经成为时尚先锋的代名词。

    “先锋们”厌倦了在日记本上抒写心情的传统方式,追求时尚、个性鲜明的他们选择了另一种形式记录花季年华——Blog,Blog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它无需付费,随时可上网申请、维护。Blog的全名是Weblog,中文意思为“网络日志”,后缩写为Blog,而博客(Blogger)就是写Blog的人,但人们习惯性的统称博客。

    在博客里,中学生们可以写心情日记、散文、科幻小说,或者发表照片和歪批酷评,只要是自己喜欢的,都可以在博客上尽情展示。博客给了他们更自由、更广阔的空间。

    “博客交友我很感激”

    “三八妇女节”的下午,一中的罗丹早早回到了家,她放下书包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进入自己的博客《OTAKU·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当她看见“9774”这个数字时,不禁高呼起来:“万岁,某丹的访问量马上就要过万了!”而后她在网上“奔走相告”,希望“博友”们一如既往地支持她。

    罗丹是个热爱写作,迷恋动漫的女孩,当她在2005年1月接触到博客以后,就开始痴迷于做一个“小博客”,假期时她保证一天写一篇,开学后一周最少写一到两篇,写的多,看得人自己就多,因此她的访问量不断攀升。

    在她的博客中,除了“9774”这个数字以外,“133”“85”这两个正在不断变化的数字也同样让罗丹欣喜若狂。“133”是她在博客里发表的文章数,以日记、原创文章及小说为主;“85”是她博客里的“友情博客链接”数,只有好朋友的博客她才会做链接,而这些好朋友都是她通过写博客认识的——这三个数字代表着罗丹的博客,已经成为同类博客中的佼佼者。

    自从有了博客,那里成了罗丹写作、交友的最佳平台,她说:“平时发生了什么事情觉得引起自己情绪波动了就记在心里,回家之后马到博客上去,这样时间长了就养成了比较注意细节的习惯。另外,通过博客交了很多朋友,这一点我很感激。”

    “一个人的真实写作”

    岳威是八一中学高二七班的一名同学,他挚爱计算机,但不是玩游戏,而是喜欢高难度程序及网络知识。

    去年的一天,一直在QQ空间里写随笔和生活趣事的他,无意中看到了“博客”这个词,后来他了解到,博客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沟通方式,它可以施展自己的个性化、可以交到朋友,还可以把自己写的东西呈现给不同的、欣赏自己的读者。

    于是,他立刻申请了一个博客,成为班里第一个拥有博客的人。

    “我只要写些博客,心情也会很好。”岳威说,“不过,写博客最重要的是要真实,不要无病呻吟,也不要浮浮夸夸,这样不如不写。我在博客中,写的都是生活中真实的细节和趣事,朋友们看过往往很受启发。

    “那是我的私人空间”

    “那是我的私人空间,我只会给很好的朋友看”,这是大部分拥有博客的中学生对记者说的话,因为博客里大部分都是他们最隐秘,最不想让外人或父母看到的事情,比如,自己的感情秘密或对某人不满而发的牢骚等等。

    人民路附近一所中学的高一女生小蒙,写博客也有近一年时间了。从开始写博客到现在,小蒙博客上记录在案的文章有五十几篇,加上那些删掉的,大概有一百篇了。上面的内容以记日记为主,期间也贴过她自己写的原创小说,可近段时间却成了她给“特定某人”的留言板,而那个“某人”就是她喜欢的一个男孩。

    “我们之间的问题,也许就是太客气了”“你终于让我生气了”“我愿意对你说我喜欢你”,这些像流水账一样发泄的话,记录了小蒙对待那个“某人”的感情变化,同时也记录了她这个年纪女孩的情感困惑和懵懂。因此,小蒙并不希望别人,尤其是父母看到她的博客,否则一定会因为“早恋”而对她进行严加看管。

    小蒙说:“为了不让其他人看到,我设置了访问密码,现在只有五六个好朋友可以看我的博客。我觉得博客是个比较私人的空间,和好友共享就足够了,否则就失去了“个人博客”的意义。”

    博客成为乌市“德育教育新途径”距离还有多远

    去年年末,“上海市上南中学学生自建博客,老师通过这种方法对其进行德育教育收效甚好”的事引发了教育界及社会各界的赞扬,他们说,目前我们道德教育的途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师生的交流仅限于白天,但白天老师碍于精力有限不可能对每个学生进行深入观察。同时,学生互相交流、自我教育的平台也相对较少。校园博客的出现,有利于校园成员之间更好地沟通。

    那么,乌市各中学是否也能将“博客”作为“德育教育的新途径”呢?记者采访了几所中学的老师和同学,他们对此大都不看好,认为将这变成现实还有一段距离。

    一位高中班主任对记者说,虽然“拥有博客”是一种时尚,用博客进行德育教育也是件好事,但通常现在一个班里只有一小部分同学的家里有电脑,拥有博客的人更是屈指可数,为了使博客成为“德育教育新途径”,而鼓励学生都去建立自己博客的做法还不现实。


广告咨询:QQ:72180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