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记者 黄晶晶 权娜)8月7日,河北大学志愿服务团赴涞水县石亭镇高村开展“心手相连,重建家园”灾后志愿服务活动。据悉,该服务团由河北大学师生及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骨干医护专家共计23人,围绕科技支农、卫生防疫、医疗救助、采访报道等多个主题展开活动。
涞水县石亭镇高村共有740多户家庭,2700余人,该村以水果罐头加工、食品加工为主,尤其黄桃罐头为高村的特产,直接销售至北京、天津等地,成为该村致富的重要途径。高村村支部刘占华介绍,“7.21”洪涝灾害后,该村40、50户人家房屋下沉,拒马河沿边20亩庄稼被毁,通往涿州主路桥梁被毁,村民不得不绕道而行,原来1小时的路程,现在2小时也抵达不了涿州。对于房屋下沉、桥梁被毁,高村村支部刘占华表示,村里已经没有能力实现生产自救,早已上报到上级部门希望得到援助,但高村地势较高,受洪涝灾害影响相比重灾区较小,一直没能得到上级部门的答复。
高村到处积水很多,道路泥土异常泥泞,志愿团队员只能停下车辆,沿着墙边走进支援地。
暴雨发生后,涞水县杰诚蔬菜销售合作社、石亭镇高村食用菌基地大棚地势较低,积水达50公分,两个大棚近4万袋食用菌培养基原料被冲毁,直接经济损失20万。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王谦教授指导师生第一时间前往该地指导灾后恢复工作,目前大棚损失降低了50%。(上图为被洪水泡过的食用菌培养基原料)
王谦教授还介绍,“林下种植食用菌”项目是灾后重建村民快速增收的好方法,针对食用菌“不与粮争地,不与民争工,收益高”的优势,可以深入开发旅游采摘、盆景观赏等项目,发展当地食用菌文化。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骨干医护专家为村民提供义诊、宣传灾后防疫知识,并携带价值数百元药品赠送村民。
专家还前往该村脑血栓后遗症患者、贫困户王文良和两个月前做宫颈癌手术的赵雨琴家中,询问病情、赠送药品、提供康复治疗方案,专家们热情服务得到村民们的交口称赞。
校团委负责老师介绍,涞水县是河北大学的社会实践基地,启动对灾区重建提供志愿服务活动是河北大学寒暑假“体验省情,服务群众”活动的延伸。学校师生还会密切关注当地灾后重建情况,及时为灾区提供最需要的帮助,并结合涞水县当地发展状况,长期开展各类实践服务活动。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