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活跃研究生学术交流氛围,推进2011年研究生学术交流年会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分会场工作,10月27日下午,2011年研究生学术交流年会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分会场第七场学术报告会在纬地楼举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合肥工业大学校友梁海弋为学院师生做了题为《叶片的形貌》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副院长周焕林主持。
报告中,梁海弋介绍了自己的研究经历和研究成果,他从生活中最常见的百合花说起,阐述了自己利用百合花来研究花开放过程中叶片形态的变化规律及内在力学原理。梁海弋研究工作的独到之处在于巧妙地将自然的生物现象与力学紧密结合起来进行解释,他通过大量实验观察和数值模拟分析,发现花瓣边缘比中脉的生长速率快40%以上,由此得出花瓣生长速度上的差异,使边缘受到很大的膨胀力而中间区域受到拉力,花瓣在这种不均匀生长导致的内力作用下逐步向外弯曲,在花瓣边缘上逐步产生褶皱,最终完全绽放。由于生长或温度膨胀等原因,弹性体内部存在自平衡内力而显现出特殊的变形形态。当物体的三维尺寸如长宽高具有明显的量级差异时(如杆板壳),其相应的能量竞争将由扭转、弯曲和拉伸主导。对于板壳结构,沿厚度和面内方向的不均匀生长导致本征曲率和本征应变的出现,进而驱动弹性膜形变或失稳。由于弯曲变形或初始曲率的存在,膜存在着另一个关键特征几何尺度。该尺度与弹性膜的长宽共同作用,在特定的几何参数区间,我们可以观察到有趣的变形特征。梁教授的这一观点一经发表便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随即刊登在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这一理论向人们揭示了百合花开放的机理,在动画制作等领域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梁海弋,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近代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主要研究生物力学、纳米材料力学等,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物理评论快报》等杂志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其目前研究的项目包括细胞微管动态稳定性研究、近视眼激光手术导致的锥形角膜后遗症、蛇的运动、DNA纳米器件以及石墨烯等。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