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郑州教育 > 校园广角 >

【短评】大学生“助残”同时也应“自

2012-08-06 10:32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记者得知,这个小女孩和老师都来自保定市恩贝语训学校,小女孩与身后的10个小孩一样都是听障儿童。在我校“春晖行动——让助残活动走进大学校园”活动举行开幕式后,来自教育学院的志愿者与听障儿童结成对,进行“一帮一”活动,带领听障儿童在河北大学校园里游玩,使听障儿童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熟悉不同的音色,提高语言能力。

与这位小女孩结对的志愿者对记者表示,自己很自责,在带孩子游玩时,见孩子很喜欢花,有采摘的意思,就把花摘下来哄孩子开心。根本没有想到小女孩会因自己的疏忽而被老师责怪。

据恩贝语训学校校长杜虹影介绍,孩子们此时正是听力恢复最佳时期。为了让孩子听力能够恢复,家长、老师们不得不反复对孩子讲话,让孩子的大脑反复记忆在一般人看来很简单的日常用语,因为一旦孩子到了十岁以后再去恢复听力将极其困难,因而这一阶段的每一分钟都是十分宝贵的。这些孩子其实十分需要社会上更多人的帮助,他们需要去接触不同的人,这样他们的内心就不会封闭,才不会太在意自己的缺点,觉得自己和正常人一样,也可以积极、乐观地面对今后的生活。

杜虹影校长还说,除河大以外,他们也与河北农大、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的志愿者保持联系,带孩子到大学校园里游玩。总体志愿服务效果是好的,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大学生在“助残”中缺乏经验,不能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进行语言交流;而且大部分学生没有恒心,没有将“一帮一”的活动长期坚持下来,有的大学生仅仅是流于形式,志愿服务后没有认真写工作总结。

(记者 黄晶晶)


广告咨询:QQ:72180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