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郑州教育 > 校园广角 >

色情声讯台潜入中学校园

2012-08-01 15:09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儿童是家庭的重心,也是社会的希望。我们爱孩子,重视和关心孩子的成长。

   然而,不少家长的关爱,让孩子体验到的却是压力、紧张和焦虑。各类兴趣班、辅导班等,常常挤占了孩子的闲暇时间;“揠苗助长”式的强制教育和填鸭式教育更压抑了孩子的个性;某些家长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忽视,则导致孩子变得任性、孤僻、自私……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我们推出这个专题报道,希望引起更多家长去反思对孩子的教育和关爱。今天,我们的孩子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我们应如何帮助孩子去适应环境,并且更健康地成长呢?
  
  ■消费警示

   几年前疯狂涌现的色情声讯台,经过有关部门的打击后,似乎销声匿迹了。然而,最近这类声讯台又开始死灰复燃。近两个月来,市消委会接到多宗关于声讯台利用“色情言语”挑逗学生,引诱他们多次拨打电话,从而赚取高额电话费的投诉。为此,市消委会发出了2006年第三号消费警示,呼吁加强声讯台管理,引导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消费。

  初中生 偷煲电话月花354元

   4月中旬,三乡镇的郑先生收到电话费单时吓了一跳:平时每月几十元的话费,在3月份突然猛涨到近400元。郑先生仔细查看了话费单,发现比平时多了一项“代收××讯通声讯费”,共354元。纳闷的郑先生忙到电信部门询问情况,原来,“××讯通声讯费”是因为拨打声讯电话产生的。通话记录里显示,3月25日到3月26日两天里,郑先生家的电话就7次拨打了以96838开头的电话号码,其中一个“96838××900”的,通话时间竟长达3620秒,费用120元。郑先生尝试着按话费单上的号码拨打过去,发现全是提供黄色聊天服务的电话,每分钟收费高达2元。郑先生想来想去,自己和妻子根本不可能打这种电话,最大可能就是刚上初中的儿子。经追问,儿子承认这些电话是其拨打的,电话号码是从社会青年在学校门口派发的小广告上看到的。

   无独有偶,家住石岐太平路的何先生也向消委会反映称,其儿子小何最近有了一段“艳遇”,却导致了他家的电话费疯狂飙升。前段时间,小何在上网时,QQ上突然有个女孩主动与其打招呼,女孩告诉小何她叫敏诗,在中山某中学读初一,喜欢与人聊天交朋友。小何觉得“敏诗”很亲切,便告诉了她自己会弹吉他,喜欢唱歌。“敏诗”说自己也很喜欢音乐,还让小何打“96697××0”电话找她,想听他边弹边唱。情窦初开的小何信以为真,好几次趁着父母不在家,按照“敏诗”提供的电话打过去,又是唱歌又是弹吉他。每次“敏诗”总是缠着不给小何下线,不停地要求他继续唱歌,有时还”甜蜜蜜”地称小何为“老公”。有一次,小何无意中说出了这事,何先生立即意识到儿子可能被诱骗拨打了声讯电话,一查话费,果真如此。

  声讯台 游戏互动成揽钱新招

   除了“色诱”外,声讯台又有了新的揽钱新手法——游戏互动。城区的蒋先生向消委会投诉,4月份他家的电话费单上多了一项“邮电信息台信息费”,高达300元。后经查证,该收费是拨打互动游戏信息台产生的高额话费。在蒋先生的追问下,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承认了自己独自在家时,看到电视频道上点播参与互动游戏的广告,觉得好奇,就偷偷照着点播系统的指引拨打信息服务台,参与游戏互动。由于该游戏互动是以积分积累显示成绩的,具有相当的诱惑力,于是又多次拨打了电话。

   蒋先生认为,电信公司不加甄别就为其用户接通高额收费的声讯台,实际上成了声讯台的帮凶,致使缺乏辨别自控能力的小孩沉溺于互动游戏中,电信公司负有一定的责任。

  消委会 引导青少年健康消费

   时下暑假即将到来,学生消费的热潮也将随之而来。为引导青少年健康消费,市消委会发出了今年第三号消费警示,呼吁加强对声讯台的管理,切实保护未成年人消费权益。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纠纷,家长在培养青少年良好兴趣取向的同时,要及早跟小孩说明:声讯台是收费的,而且价格不低。其次是要从传播源头和途径上加强监管。对在学校周围、街上派发不良小广告、宣传单张行为,有关部门应予以严厉打击。针对目前声讯台号码多以9打头,建议电信部门统一设定限制声讯信息台拨打功能,必须由户主持身份证申请才予以开通;对声讯台应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对从事声讯服务的话务员实行持证上岗。

作者:陈浩勤  来源:中山商报


广告咨询:QQ:72180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