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功利观
中学是学生世界观从萌芽到逐步形成的时期。初中学生对理想认识肤浅模糊,没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具有可变性、可塑性特点,他们往往把将来找出路、谋求职业做为自己的理想。党和政府强调提出要教育学生树立 远大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何把个人理想和国家前途、社会主义长远利益结合起来,需要加强正确的教育引导。一些家长却疏于这方面的教育,家长对学生前途的考虑,一般是希望先升入重点高中然后考入大学。应该说多数家长希望学生考入大学受到高层次教育,是为了学得更丰富的科学知识,增长为祖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本领,所以教育影响学生有很强的进取心,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并注重全面素 质的提高。不乏有一些家长带有明显的功利观念,寄希望学生上大学才能罢脱将来就业的困境,以谋求单位条件好、赚钱多的职业。这种功利观虽然有时也能影响学生成为学习的驱动力,但是学生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常常是情绪不稳定,容易接受社会上消极诱因的侵蚀,有的因为学习成绩一时上不去,便是自暴自弃,甚至悲观失望,酿成不良后果。
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是一种社会现象。教育观的误区有其自身原因,受社会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家长教育观的误区反映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有很多弊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教育改革的日趋深入、科学教育思想的广泛传播,家长会逐渐走出教育观的误区。学校与家庭培养教育学生成材的大目标是一致的,有着共同的责任。做为教师应积极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以实际工作影响家庭教育。由于职业特点教师较之学生家长更熟悉各种教育知识和手段,更了解教育规律,应主动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介绍有关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等理论知识;与家长经常交流情况,正确评价学生,研究有效的方法途径,共同促进教育过程的优化。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