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师生的终身发展。”这是郑州44中的办学理念。
这样的办学理念在郑州44中的师生、家长的口中记者得到了印证。
“正是值根于学校这片热土,我们才能结出更多丰硕的果实。”教师郭春善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44中是我们的阳光家园。”高二一班张洪圣说到。
高一二班孙甜甜的家长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孩子现在在家会经常做饭,为我们端洗脚水、洗脚,后来才知道是学校给孩子布置的家庭作业,看到自己的孩子这么懂事,感到很欣慰,真不知道该怎样表达对学校的感激。”
2月13日,郑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翟幸福在参观了学校天文台、图书馆、电子备课室后,对44中的设施和环境赞不绝口,同时对学校在2008年郑州市年度目标考核中获得完中组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是什么样的学校让人们评价如此高?这个学校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怎样的空间和舞台?记者在走访郑州市第四十四中后获得了答案。
这里的名师荟萃:竞争 交流 名师群
“这堂课比平时更精彩,更吸引人”“这个老师讲课方法我更喜欢,让问题简单易懂”……在郑州44中的校园里听到学生们在课后议论。原来是郑州44中开展了“一课同上”课例研讨观摩活动。
在高二一班的教室里,有两个教师同时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解析,同台竞争的是骨干教师和年青教师,“我们年青教师可以更多的学习到骨干教师的教学经验,对我们的教学会有很大的提升。”年青教师于威讲到。“我们可以了解到年青教师更多创新大胆的想法和思维。”骨干教师郭春善也是深有感触。
这样的竞争讲课不仅是在两个老师之间展开,学校组织了更有创意的竞赛,参加竞赛的不是学生而是老师。 2月23日下午,在郑州44中有一场激烈的竞赛在这场教学设计大赛中,有40余名教师参加了比赛。“这样的竞赛形式很新颖,更容易发现自己在备课方面的不足,扬长避短。而且我会在工作之余会更多关注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的学习和实践。”参加竞赛的老师表示。
郑州44中加强教师间的竞争,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在竞争中得到了提升,在一次次创新的课堂讲座上,老师们更是亲身体会到了“有效教学”为课堂带来的生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郑州44中为了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今年4月初,派了60余教师分两批前往全国闻名的教学改革示范基地——山东杜郎口中学实地“探宝”。
“观摩完杜郎口的教学模式,我觉得收益非凡。他们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我很受启发。他们是真正把课堂学习的自主权归还学生。”教师代表李春玲告诉记者,“非常感谢学校给自己这样的机会出去学习,我也将根据实际情况应用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去别的院校观摩和学习同行先进的教学经验,这是郑州44中多年来一直在坚持的优良传统。郑州44中教师不但学习外面的先进教学理念,更是把自己好的经验毫不保留奉献给贫困的山区学校,让那里的老师也能接收到最新的教育文化。例如加强与城乡学校的教师交流、“讲学团”下乡送课……
学校给老师提供走出去的学习平台,更是让教师在家门口就能听到名师讲座。郑州44中举行了“全国名师大讲堂活动”之“英语学科新课改经验交流会”,来自全省各个教育战线的英语老师济济一堂。
在聆听了名师优质课后,44中老师更是针对自己所关注的问题与授课老师交流互动。“这样的名师讲座,化解了我们对新课改实施阶段的疑虑,也交换了好的经验和做法,我对以后的工作更有信心了。”某某老师说。
郑州44中不单单是学习名师,更是不断的打造自己学校的名师。
08年11月,郑州44中教师郭春善荣获“河南省优秀班主任”称号,介绍自己的经验和感想时,郭春善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正是值根于学校这片热土,我们才能结出更多丰硕的果实。”,他不把荣誉看成是个人的成绩,而是把它归因于学校和集体的带动,归因于44中近年来实施的“名师战略”的引领,归因于这个团队火热而向上的教育激情的点燃。
一个好的学校需要的不是一位名师,而是一群名师。用校长郅广武的话说,“没有任何困难能阻止大家成为名师,只要有决心、愿付出,结果肯定是美好的。”
这里是学生的阳光乐园:主角 自主 责任心
记者走进郑州44中的一间教室,发现学生手中拿得不再是课本,而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例如钳子、锯子、锉刀等等。据了解,这是郑州44中开设的通用技术课,在很多学校没有开展这样的动手课程时,郑州44中已经成为河南通用技术课程示范校。
“我原来从没碰过这些工具,所以我们都感到很好奇!今天才有机会了解它们的真正用途。” 一个正在上劳技的学生告诉记者告诉记者。“这种实用性较强的课堂教育可以有效地弥补当前传统基础教育上的缺陷,教会学生基本的生存技巧,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教务处主任王森介绍。
郑州44中不但注重学生自主动手的能力,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做课堂的主角。
在郑州44中教室的墙壁上,一个“金字塔”表格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表格显示了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方法指导下学习24小时之后,对新学习内容可回忆的百分数。其中讲授获得的知识能够保存下来的最少只有5%,而讨论组、实践练习和向其他人教授所学内容的立即运用所保存知识的容量则相对更多,达到了50%、75%、90%。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警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讲,在知识关键点和学生疑惑点加以点拨,尽量腾出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讨论。根据这个‘金字塔’的提示,我们要对传统的教学课堂进行一次真正的颠覆。”校长郅广武如是说。
在老师家长眼中,学生不单单是学生,他还是个孩子,当孩子取得成或者遇到挫折时,都需要别人的不断鼓舞、激励。郑州44中更是别出心裁的想法:让同龄人鼓励同龄人!
“承受压力的重荷,喷水池才喷射出银花朵朵。”“没有旭日的早晨是昏暗的,没有学习的生活是平庸的。”“岁月流逝的脚步不会放慢,我只能奋然而前行!”……这一句句催人奋进、富有哲理的话语不是出自名人名家的口中,而是由学生自己撰写的,并被学生自创成精美的格言版,在郑州44中校园里形成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在郑州44中,爱国教育一直贯穿于学校的活动当中,2月16日的清晨,在郑州44中的升旗仪式上,站在主席台上的主持人不在是政教主任,二十高二六班的学生刘琦,“当我在主席台主持的时候,拉近了我跟国旗的距离,我要用我们中学生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祖国、最学校的热爱。”
“向地震灾区捐款” “组织志愿者看望残疾人”“聆听二七革命故事” ……学校不仅仅注重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更关注他们德育发展、心理成长身体素质。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不仅有孩子之间的竞争,也有跟老师的对手戏,“师生携手篮球赛”, 在比赛中,师生之间相互鼓励呐喊,紧张的比赛节奏将同学们的热情渐渐推向了高潮,呐喊声也一浪高过一浪。大家相互鼓励,用毅力和团结来超越自我、战胜自我。不少学生参加了师生趣味赛后说:“老师在运动场上的言传身教,环境不同于一般课堂,很亲切很自然,是我们喜欢的牵手教育。”
如果说学习是学生的第一任务,那么培养学生学生怎样做人是学校的第一目标。郑州44中不断利用学校每次的实践活动,培养孩子感恩的心。
“有很多的人在爱着我们,虽然老师平时会有时会对你严厉,虽然妈妈有时会对你唠叨,虽然同学们有时会和你开玩笑……但是,他们都是爱着你的。让我们现在关心那些关心我们的人。”在看完学校组织的观看影片《5•12汶川不相信眼泪》之后,“珍爱生命”在高二年级三班主题班会上李海丽同学如是说。
3月18日,郑州44中师生志愿者携带着全校募捐的礼物,来到郑州市康园听力康复中心看望失聪的儿童,孩子们的天真乐观,特别是脸上一直挂着的微笑震撼了志愿者的心灵,“我不能想象几乎无法听到声音的世界是怎么样的,我想,孩子们会是沉默的,痛苦的,可是我错了,当看到他们的脸上荡漾着温暖灿烂的笑容,他们是最美丽的天使。”高二年级的赵晗颖告诉记者,“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健康,应该积极投入到生活,学习中,也希望更多的好心人能够帮助他们,给予这些孩子关爱”。
这里正在打造精品名校:特色 一流 省示范
近些年,郑州44中不断更新教学设备,完善校园网的建设,加强了与国内知名学校的信息交流,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学校拥有微机400多台,图书馆藏书6万多册,实验设备齐全,建有两个多功能厅演播厅,发展成为办学特色鲜明,管理科学规范,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先进,校园环境优雅,文化气息的现代化完全中学,被誉为“郑州市教育系统的黑马”。
“一切为了师生的终身发展。”这是郑州44中的办学理念。
郑州44中的领导班子不断给自己充电,灌输先进的管理理念。在新学期的学校行政会上,学校中心组规定缩短会议时间。学校利用会议时间又会做些什么?“我们会利用剩余的时间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管理经验,更好的促进我们向精品学校的迈进。”44中书记某某解释道。“我们还将利用行政会进课堂,校长率先垂范,听课时把探索课堂教学的内化过程作为研究的课题,同教师一起研究,更有效的打造精品课堂。”
汗水换来的是荣誉。2002年至2008年,郑州44中连续七年被市教育局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和“教育教学先进单位”。仅2008年一年,该校先后荣获郑州市五好基层党总支、郑州市教育系统目标管理先进单位、郑州市文明学校等28项集体荣誉称号。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追求不止的四十四中人,在完成两个三年规划后,又描绘着新的蓝图,学校将本着“文化引领、制度促进、以人为本、打造品牌”的指导思想,以“学校发展更快、教学质量更高、教师素质更强、社会声誉更好”为总体目标,去实现新的光荣和梦想。使学校教育优势进一步彰显,品牌效力进一步形成,办学力量进一步提升,把四十四中建成教学环境一流,教学设施一流,教学管理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质量一流的省级示范性学校。
2009年4月24日 在郑州日报上发表
新闻说明:4月初学校和郑州日报合作采取多种多样的手段对学校进行宣传。学校一是制作宣传窗,将普高招生政策集中公布;二是召开电视会议,校长在电视讲话中对各项政策进行宣讲,让学生及家长都能透彻地理解;三是开好教师和班主任会议,让全体教师明确招生政策,让毕业班班主任理解政策,掌握实际操作方式,更好地指导学生选择志愿。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