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作为郑州教育的一张名片,郑州教育博客()于2006年3月由郑州教育信息网推出,目前已有1万5000余名注册用户,是全市教职员工网上研修交流的家园。其中不少博友自注册之日起,几乎每日坚持阅读博客,间或亲自撰写博文,如此这般,三年坚持下来,基本相当于读了一个教育博士了。从一定意义上来看,这绝非溢美之词,因为郑州教育博客汇集了一大批郑州一线的杰出教师和优秀教师,这还不算官方评定的教育名师。一个人能够围绕教育教学相对集中地转益多师,多年如一日,潜移默化,积少成多,其获益多多,或许比某些混文凭的博士还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当然,博士并不是好混的。 撰写教育博客能够梳理教育思想、总结教学经验、升华教育生活,对博主的专业成长自然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许多教育博友在回顾自己结缘郑州教育博客以来的生活轨迹时,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自己专业发展的可喜进步。有的看到自己一段时间以内的原创博文如此之多,暗自吃惊偷着乐;有的看到自己的博文多次受到编辑的推荐加精,备受鼓舞劲头足;有的看到自己的博文被众多博友留言评论成热门,心满意足更勤奋;有的看到自己的读博留言受到博友的高度重视用心解读,彼此共鸣不孤独;有的…… 但就教师个人的专业化成长而言,笔者认为阅读博客比撰写博客更重要。如罗传玲在《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4期撰文指出的那样,“阅读是提高人们生命质量,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驱动力,能促使人们实现灵魂的洗礼和观念的更新,引导人们精神更趋纯美和成熟。”郑州教育博客的诸多博文理论上整体体现了教育性的专业指向,加上多为一线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倾心力作,就比单纯的教育理论多了一些实践层面的指导意义。如果说撰写博客是输出思想理念的话,阅读博客就是吸收经验教训;如果说撰写博客考验一个人写作能力的话,阅读博客就是培养一个人的学习能力。 当然,阅读教育博客也是有讲究的。打开网页,漫无目的,随心所欲,任意东西,那是网络小学生阶段的状态,作为教师的教育博友上网,有其自身的特点:明确的目的性、较高的辨别力、稳定的倾向性、阅读的技巧性等,都是教师读博成功的保证。就我的阅读习惯来看,是有着明确的阅读路线的。 首先打开郑州教育信息网,浏览一下首页新闻标题,感兴趣的就打开看看,都是不太相关的新闻的话,就直奔“教育博客”的主题了。 来到教育博客的首页,我总是先阅读编辑推荐的精华博文,毕竟这是博友用心撰写并打动了编辑们的佳作,实践证明也每每有收获,并从这里认识教育博客的诸多高人。 然后就是依次浏览教学类、生活类、管理类和学习类的博文标题,标题鲜明有特色的自然要一探究竟的,我曾专门撰文强调标题很重要的。 接下来就是依次浏览每类标题后面的博文作者名,有的博文题目寻常但作者不寻常,遇到那些“一贯好文章”的博友的新作,自然是不能放过的。 接着就是点击教育博客首页上面的红色横栏“我的奋斗和梦想”,有时候也会变幻出“郑州教育博客大赛火热开赛”的字样,弹出来的就是“第三届博客大赛”的首页,据说不少博友还不知道这里别有洞天呢。 第三届博客大赛上面的“博友推荐日志”是必看的内容。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众多博友的选择自然也很少是错的。当然,也有极个别博友穿上“马甲”,变幻身份,重复自我推荐的。 接下来就是第二横栏右边的“阅读排行榜”,依次按照“今日”、“本周”、“本月”展示,这里往往是货真价实的好东西,可补“遗珠之憾”。 然后就是重点阅读自己倾向的那一类博文了。除了首页直接显示的22篇参赛新作,还可以直接点击“管理类最新参赛作品”等栏目标题,阅读更多的参赛新作。因为参赛人员多,首页显示的仅仅是冰山一角而已。 阅读教育博客已经成为作为不少一线教师的习惯行为,它受心理的支配和文化的影响,也有环境的制约。对于工作量特别饱满的老师们来说,阅读是快乐的,阅读教育博客是十分快乐的。因为阅读教育博客往往能使自己有效地获取信息知识,促使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认识由感性上升至理性。 我的博客阅读史也有一个由被动变为主动的过程。开始是被动地去读,目的要发现高手的,高手才是我们的对手;后来被高手征服后就成了粉丝,总是不由自主地去串门儿,也每每满载而归。有一段时间是目光向内看的,经常总结自己写了多少原创的文章,多少受到了博友的好评的,以此作为自己是否有进步的依据;后来变成眼睛向外看,每天以精读了多少精华文章,泛读了多少寻常文章,以此作为自己学习提高的依据。 结缘郑州教育博客的这段日子,随着自己阅读量的增加,明显感觉自己进步了,观察思考教育问题更深刻了,认识了解的优秀教师越来越多了,教育视野和生活圈子较之以前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感谢教育博客,感谢众多博友,我将一如既往地默默关注你,一如既往地支持你。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