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郑州教育 > 校园广角 >

第48届海内外基础教育研讨会在贵州师院隆重开幕

2012-08-23 20:37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7月24日,第48届海内外基础教育研讨会在贵州师范学院隆重开幕。会议由贵州省教育厅和美国科技教育协会(ESS)联合主办,贵州师范学院承办,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香港)田家炳基金、(美国)大学联合汉语中心(ACC)、(台湾)信宜基金会协办。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贵州省委主委顾久,美国科技教育协会副主席乔龙庆,田家炳基金会秘书萧开廷,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奇勇,贵州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韩卉,校党委副书记万一平,副校长汪羿,校长助理卢鹏出席开幕式,贵州师范学院副校长张承鹄主持会议。来自海内外的专家、美国各大学汉语培训中心(ACC)大学生代表及全国20多个省市的代表近800人参加大会。

研讨会的召开旨在配合国内教育改革,协助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精心组织海内外杰出的教育科学的教授和一线教师(校长),以短期密集的培训方式,为中国基础教育教师(校长)讲解教学理念的方法。从宏观上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了解当前发达国家教改的趋势和策略,共同探讨和促进适合中国国情的素质教育。

研讨会包括海外教育教学新理念、学校管理、有效课堂、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美课堂教学、基础教育亲历讲述等。具体涉及校长培训、语文教育、科学(数学)教育、学前教育、音乐教育等学科。

会上,贵州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韩卉为大会致欢迎辞。韩校长说,贵州师范学院高度重视并举全校之力投入研讨会的承办工作,一是因为感动,二是因为责任。感动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第一,来自于美籍华裔学人浓浓的故土情怀。我们知道,(美国)科技教育协会(Education and Science Society,以下简称ESS)是一批美籍华裔学人于1980年在美国纽约州注册成立的非营利性、非政治性的文教机构。协会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促进中美民间文教交流、协助改善中国乡村基础教育,在捐赠图书、改进教学、提供助学金等三个主要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赢得了很好的社会信誉。“海内外基础教育研讨会”就是该协会精心打造的一个基础教育研讨平台,它通过与国内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联合举办的形式,集中培训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之前已经举办过47届教育研讨会,受训中小学校长、教研人员和教师达三万人次以上。这种对中国基础教育的无私奉献,实在是感人至深。

第二,来自于田家炳先生对教育的无比热爱之情。田家炳先生是一位成功的实业家,更是一位知名的慈善家。田先生幼承庭训,敦品励学,淡泊名利,不求闻达,数十年致力公益事业,贡献良多,惠泽社群,诚为当世楷模、社会表率。田家炳基金会以“安老扶幼,兴学育才,推广文教,造福人群,回馈社会,贡献国家”为创会宗旨,捐建项目遍布全国31个省(市区),其中在全国70余所高校就捐资兴建了书院、教学楼、师资培训中心、体育中心等等,为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特别让人感动的是,田家炳先生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高度重视,对教师培养和师范教育情有独钟。田家炳先生除了资助高校的硬件建设之外,还十分重视教学改革工作,先后资助了教育部“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分别举办的“二十一世纪学校德育发展路径”研讨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田家炳基金会学校德育发展及研究计划”等教改项目。田家炳先生的这种精神,这种境界,这种坚定和执着,在社会快速转型、价值标准多元化的特殊背景下,对于我们从事师范教育的学校和人员来说,无疑是一种鼓励、一种支撑、一种示范、一种榜样。

第三,来自于民盟中央对乡村教育的格外关心。作为以从事文化教育工作和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要成员的政治联盟,作为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参政党,民盟各级组织始终把对教育特别是对乡村教育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们不仅深入调研、建言献策,而且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民盟中央于2010年与ESS签定为期5年的合作理解备忘录,协商和支持ESS“认助中国乡村教育项目”系列活动。今天,贵州省人大副主任、民盟省委主委顾久先生亲临研讨会并做开场第一个讲座,就是一个让人感佩的事例。

第四,来自于教育厅对贵州师范学院的扶持和信任。贵州师范学院是贵州省普通高等院校中最年轻的一所,起步晚,基础弱,任务重。教育厅及其部门领导为了激励我们快马加鞭、后来居上,想方设法给我们压担子、搭台子、找路子。面对各级领导的期许与关爱,我们绝不能停下前进的步伐。我们必须在开放中更新观念,在交流中开拓视野,在实战中提高能力,在迎接一个又一个的挑战和考验中成长进步。

责任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来自于贵州师范学院独特的发展历史和教师教育的深厚基础。贵州师范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的贵州教育学院。作为贵州省唯一一所成人本科院校,贵州教育学院在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培养和输送了近十二万名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积累下了教师教育方面的宝贵经验和办学传统。正因为如此,ESS在1993年就曾与贵州师范学院合办过“第三届海内外基础教育研讨会”,为上世纪我省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第二,来自于贵州师范学院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现实需要。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贵州师范学院从成人本科院校转制为普通本科院校,贵州教育学院相应地更名为贵州师范学院。三年多来,全校师生员工继承传统、励精图治,在短短的时间里完成了新校区建设、老校区搬迁,实现了学校转制、规模发展与内涵提升协调并进的预期目标。一是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学校有本科专业30个,全日制在校生13000多人,教职工790人(其中专任教师561人)。二是教师队伍结构日趋优化。在561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97人,占比35%;具有博士学位的70人、在读博士25人,占比16%;具有硕士学位的344人,占比61%。三是学科建设水平和科研能力大幅提升。目前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人文社科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教学名师;有国家级科研项目11个,省部级科研项目91个;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贵州师范学院获得的省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项数列全省高校第一,极大地增强了老师们搞好科研的信心。四是在参与全国、全省活动中成绩不凡。比如在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第12届“未来伙伴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2012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2012“多彩贵州”舞蹈大赛、第三届贵州省高等院校英文读报大赛、贵州省高教社杯“我的价值观”、“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大学生演讲比赛等活动中,贵州师范学院师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当然,这些成绩只是初步的。要建成一个高水平、有特色、竞争力强的地方师范院校,我们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任务还很艰巨。我们深知,植根于贵州这块欠发达、欠开发的土地,脱胎于贵州教育学院这个具有深厚的教师教育传统的母体,贵州师范学院应该也必须在服务基础教育、服务乡村教育、服务未来教育等方面有新的作为、大的建树。


广告咨询:QQ:72180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