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录取在“平行志愿”的制度上进行了创新:每个批次均设置第一、第二共两个考生院校志愿组。每个考生院校志愿组设3个按A、B、C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六个专业志愿和一个专业服从选项。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介绍,设置两个志愿组对考生而言,保险系数更高。因为如果在第一志愿组(视同第一志愿)未能投出档案、或被退档,还有第二志愿组“接着”,多一次投档的机会。
“平行志愿”不是“志愿平行”需拉开梯度
从去年广东高考的录取情况看,还是有部分考生未能将志愿的梯度拉开,导致最后录取结果不好。省、市招考部门负责人都呼吁:“平行志愿”不是“志愿平行”,仍需要拉开梯度。
从录取方式上来看,考生第一志愿组的A、B、C三个院校志愿是依次检索的,一旦被A志愿院校录走就停止检索了,后面的院校没办法录取考生了。所以,一般来说,考生应该将自己最想上的高校填在第一志愿组的A志愿,以免错过自己心仪的高校。另外一方面,如果同一志愿组内的三间高校水平非常接近、拉不开档次,则可能出现一种情况:考生的成绩达不到任何一所高校的投档线,档案无法投出。
比如考生小张,在第一批的第一志愿组中如果这样报考:A志愿华南理工大学,B志愿华中科技大学,C志愿北京理工大学,就是没有梯度的。华南理工是广东热门高校,去年理科招生分数线位列省内高校之冠;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内名校,多年来在广东招生的分数线平均下来比华南理工还要高;北京理工大学在广东生源也很好,录取分数不低。这样的填报方式可能导致检索小张的三个志愿后,档案均不能投出,只好“掉”到第二志愿组。
对于最重要的第一志愿组,建议考生按照“冲、稳、保”的思路进行填报。在同一院校志愿组内,A志愿可以适当“冲一冲”,填报自己心仪、向往,录取分数又可能比自己成绩略高的院校; B志愿则要相对“稳一稳”,填报与自己成绩相当或稍后些的高校;C志愿则应该“保一保”,以能确保本批次录取为出发点,填报往年报考人数较少,计划较多的高校。这样,既可避免“高分低就”追悔莫及,又可有效规避风险,万一分数没有达到较好的学校投档分数线,也有相应的院校可以就读,避免落到更低批次院校甚至落榜。当然,在“冲一冲”时,也要充分考虑因成绩并不突出,又专业不服从时被高校退档的风险。
最大风险是退档
最好填“服从专业调剂”
除了分数达不到志愿院校的投档线、不能投档的风险之外,平行志愿下最大的风险是“退档”。因为一旦退档,考生就不能再参加第一志愿组的录取,只能“落”到第二志愿组。而只有在第一志愿组录取完毕后还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高校,才有可能录取第二志愿组的考生。如果考生的第二志愿组填报的高校在第一志愿组已经招满计划,那么考生可能继续“落”下去,参加该批次征集志愿。
记者了解到,从往年的录取情况看,高校退档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是因不服从专业调剂而退档。各高校在专业录取时,有不同的专业录取原则,考生档案被投到所填报的院校后,如果所填报的专业志愿不合理,按学校录取规则都不能录取,又没有填报专业服从,学校无法进行专业调剂,则该考生就可能被退档。
二是超过比例投档相对低分的考生被退档。广东高考录取要求投档比例为1:1.05以内、各高校自行确定具体的投档比例。也就是说,学校招100个人,投档数可能会在100人至105人之间。总有相对低分的考生被退档。
三是因体检不合格或报考专业受限而退档。《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对一些疾病患者,规定有些学校或专业是不宜录取的。因此,有些考生会因体检不合格或报考专业受限而退档。
去年广东高考录取中,“一本”退档了800余人,二A批次退档了1200余人,大多数都是因为不服从专业调剂。今年的考生一定要吸取教训,若无特殊考虑,务必填写服从专业调剂,降低落榜风险。即使考生很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也要明白:高考只是一次选择,进大学以后还有转专业、修双学位、辅修制度等二次选择的机会;大学毕业后还有考研、考证、出国等深造机会。
如果考生患有一些疾病,或身体条件存在某些限制,请务必在填报志愿前仔细查看今年《指南》的“第五章 高考体检与填报志愿要求”,并向目标高校的招生办详细咨询。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