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开始,学生溺亡事件频发,如何尽量避免这类悲剧上演?笔者以为,不妨从教会孩子基本游泳技能入手,可以将游泳课程设为中小学必修课,甚至纳入中考范畴。此外,还有人呼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让更多游泳场馆免费向中小学生开放。
生命是从水里开始诞生的,所以生命离不开水,生命有天然的亲水本性。不会游泳,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是一大缺憾。学会游泳,不仅是体育锻炼的需要,而且是自然灾难中逃生的手段,也是挽救他人于水中的技能。学习游泳,当然要靠家庭重视,靠社会惠助,靠政府支持,最终还要靠学校完成。游泳可以成为体育课的一项重要内容。
体育课目的是引导锻炼身体,让体格健壮。然而,只有首先生存下去,体格健壮才有意义。所以,学会自我防卫、学习灾难救助、学会逃难求生,纳入体育课的教育纲要,是一种必然逻辑。譬如水灾、火灾、地震、泥石流、建筑塌陷、台风等等自然灾难来临,如何逃离险境,求得生存,由体育课来讲解,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学会游泳,是体育课教程义不容辞的责任。甚至将游泳作为中考体育计分项目,合情又合理,必要且必须。
游泳成绩的设置,应由教育管理部门总结实践经验,充分调查研究后制定。譬如小学生要求可以简单些,学会游泳就算及格,初中生则要求能够连续游泳多远距离,同时男女生要求也该有所区别。据悉,浙江杭州、金华、台州、宁波,江苏南京、苏州,上海等地,游泳均为体育中考的选考或必考项目。武汉、长沙等地市政府通过购买游泳服务,让市内部分游泳场馆免费向全市所有中小学生开放。这些地区率先一步,我们是否可以借鉴推广。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