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科答疑资料(第二次)
一、教师提问:如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是实效性? (一)认真备课: 学习课标 (二)认真上课,让每一节课都精彩,让每一位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收获和进步。 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语言 教师提问: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能? 教学技能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技能 1.导入技能: 直接导入、复习导入、直观导入、经验导入、故事导入、悬念导入。 2.结束技能: 简单回顾、提示要点、巩固应用、练习检测、比较异同、拓展延伸。 3.语言技能: 语言吐字要清晰 4.提问技能: 精心设计 5.板书技能: 词语式、提纲式、结构式、图表式。 要求:有计划、设计简洁、具有科学性、示范性、启发性和艺术性。 6.演示技能: 传统媒体包括实物、标本、模型和实验。 现代媒体包括电光类、电声类和影视类。 7.组织技能: 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时间分割、师生交往组织。 8.应变技能 (三)作业辅导: 精心设计作业 (四)检测评价 掌握科学的评价方法
(五)确立“三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衔接点),以点带面,提高实效。
1.“三点”首先是指,课堂教学围绕教学重点,突出核心知识,增强重点教学内容的厚度;
2.其次掌控好课堂教学的节奏,在教学设计中,大胆创新,利用多种教学形式解决教学难点的突破;
3.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衔接点,使教学环节、知识结构和三维目标的实现能成为一体。
下面以一位教师讲授的研究课:“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学》七年级下中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第2课时”为例 ,进行具体说明 。
消化和吸收这一节内容在课时安排上为两课时,在第
教师设计的此节课主要教学过程如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衔接
消化系统中消化道和消化腺的组成;唾液的作用。
提问并板书。
回答问题。
复习巩固并引出本节课内容。
设问: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是否都如唾液那样,能使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
1.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
2.唾液、胃液与胆汁的不同作用,说明口腔、胃、肠道都具有一定的消化功能。
1.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实验。
2.多媒体演示:胆汁、胰液通向十二指肠。
3.多媒体演示:口腔、胃、肠道都具有一定的消化功能。
学生观察、倾听并思考问题。
1.直观展示胆汁对脂肪的作用,强调胆汁不含消化酶(可不提乳化一词)。
2.并引出模型制作的目的。
提出问题:消化道内具有消化液的器官不止一个,你认为哪个器官是消化的主要场所?用老师发给的纸张模拟这个器官的形态做一个(简易)模型,制作时可裁剪、折叠,但整张纸都要利用上,不能有废弃的碎纸片。
制作自己选定的消化器官模型。
教师简述制作模型的要求并巡视学生制作过程。
学生两人一组共同完成模型的制作。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自己设计和制作模型的能力。
要求学生制作同时要思考,自己认为这个器官是消化的最主要场所的理由。
展示模拟不同器官的模型。通过相同面积的纸张做出不同器官所占体积大小的不同,反推出相同体积内,表面积的大小关系。
教师评点学生模型,并出示自己制作的小肠模型,通过比较说明小肠的形态和弯曲盘旋的存在方式所占空间最小,反推同样大小空间内,表面积最大的应是小肠。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模型,并表述自己的观点。(通常每班主要有三种观点:胃,小肠,大肠。)
1.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并通过讨论和分析得出结论。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