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文理 > 化学学科 >

《中国化学学科史》(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2)

2012-08-10 21:19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前言

  学科史研究是科学技术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研读学科史会让我们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认识更加深入:著名的科学史家乔治·萨顿曾经说过,科学技术史研究兼有科学与人文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性质,可以在科学与人文之间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尽管学科史研究有别于科学研究,但它对科学研究的裨益却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学科史研究,不仅可以全面了解自然科学学科发展的历史进程,增强对学科的性质、历史定位、社会文化价值以及作用模式的认识,了解其发展规律或趋势,而且对于科技工作者开拓科研视野、增强创新能力、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建设创新文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将为从整体上拓展我国学科史研究的格局,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的现代科学技术制度,提供全方位的历史参考依据。
  中国科协于2008年首批启动了学科史研究试点,开展了中国地质学学科史研究、中国通信学科史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科史研究和中国化学学科史研究4个研究课题,分别由中国地质学会、中国通信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中华医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承担。历时近两年时间,圆满完成了《中国地质学学科史》、《中国通信学科史》、《中国中西医结合学科史》和《中国化学学科史》4卷学科史的编撰工作。
  上述学科史以考察本学科的确立和知识的发展进步为重点,同时研究本学科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社会文化作用,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现代学科制度在社会、文化背景中发生、发展的过程。

精彩书摘

  用来间接加热的仪器有合子与神室,一般用于低温的“乔火”操作。在烁丹术,尤兵是黄白术中,有些药物的熔沸点很高,无法升华,炼丹所得并不是升华产物,又或者因为丹药获得后还需要进一步低温加热以达到火候所需时间,所以会将炼丹原料或中间产物放在合子里,合子带盖,放在带有一定温度的灰池或灰缸中养火。合子出现在南北朝以后,根据材质有磁瓦合子、滑石合子、砂合子,还有金、银、铜、铁分别制成的合子等。合子的大小和尺寸不一,因大小而分号。由于合子呈密封状,金合子或银合子习惯上也称作神室。此外,还有用鸡蛋壳做神室,鸡蛋壳需去皮,洗净控干后,涂上黑墨,再盖住壳盖。神室有时又叫混沌。合子(中胎合子)或者神室与砂制或铁制的外合组合起来的养火设备叫做柜,用来炼制黄白至宝等大丹。其组合方式为:将炼丹原料放在中胎合子中,密封后,再置于一个大的外合中,两个合子之间再以药物填充,加热时外合直接受热,内合间接受热。填充的药物叫做柜药,随着柜药越来越受丹家重视,陆续出现各种柜药,并以柜药指称不同的丹法,其中柜又可以作匮,故有玉田匮、龙虎匮、丹阳匮、元阳匮、太阳匮、纯阳匮、灵圣匮、朱灵匮等各种名称。玉田匮所用匮药是朱砂与粉霜养火后所得。由此观之,合子、柜合、神室、混沌等名异而实同,都可放在灰池或灰缸中养火。
  鼎也叫鼎器,是火法炼丹各类反应器的一种泛称。东汉至南北朝梁代,鼎用来指上下土釜,唐代时鼎还可指各种合子,初唐至盛唐的《灵砂七返论》有“且鼎者有五:一日金鼎、二日银鼎、三日铜鼎、四日铁鼎、五日土鼎”,所以有金银铜铁土等各种材质所做之鼎。还有用已练成的药金打制而成的鼎,鼎内再涂新的药物后封固、养火,叫子母之法。唐代之后的柜也可称作鼎,中胎合子叫内鼎,外合子叫外鼎。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炼丹设备的多样化,宋代出现了各种类型的水火鼎。水火鼎由两部分组成,用于加热的火鼎和用于冷却的水鼎。如果是上水鼎下火鼎,因与既济卦相对应,称作既济式,也叫阳鼎;若是上火鼎下水鼎,则是未济式,也叫阴鼎。阴阳鼎放置燃料加热的月令不同。炼丹原料一般直接放人火鼎中,也有先放入神室中,再将神室置于火鼎中。此外还有一些制作非常复杂的水火鼎。
  专门用来盛放燃料,提供火源的仪器有丹炉。丹炉用来加热丹鼎,炉中升火,丹鼎置于其中。“既得鼎,需制炉。炉者是鼎之匡郭也。鼎若无炉,如人之无宅舍城郭,何以安居。故炉以绕鼎,收藏火气。”炉的构造式样很多,丹家依鼎器的形制、大小和加热方式的需要自行设计,多用砖头砌成。不同材质和制式的炉子有各种名称,如阴阳炉、天地炉、神仙炉。此外,神灶也是用来加热丹鼎的设备,从其结构上看是丹炉的一种,也是用砖砌成。丹炉根据用途和形状有风炉、明炉、俯视时有八个角的八卦炉等。宋代炼丹常常将水鼎与火鼎合铸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设备,进而又把炉也固定地铸造在火鼎之外,围成灶形,即为既济炉和未济炉。既济炉是上水下火式,上鼎一般为碗形以贮水,下部为火鼎,其外部罩以炭炉。未济炉是上火下水式。


广告咨询:QQ:72180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