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新媒体给力高校招生 高校招生宣传进入“微时代”(6)

2014-06-18 15:42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用新媒体开展招生咨询宣传,绝不是开通个账号那么简单。”于涵说,“我们这支以80后、90后为主力的新媒体运营团队,每天都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不仅是简单发布通知,同时要紧密关注当下考生面临的热点问题,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去进行政策咨询。现在,我们的微博、微信可以做到每日至少更新一条信息,而且这些信息都是当下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从了解他们的需求到推送我们的信息,整个过程已经缩短到了一两天。”

  秦文静说:“招生政策每年都有调整,因此,招办微博、微信的维护不同于一般的校园微博、微信,发布的内容、回答的问题都要求绝对及时、准确,所以微博、微信的维护要由招办老师专人负责。”

  今年6月8日,榆林学院的微信公众账号“微榆林”,就因为微信负责编辑曲解和误读了相关政策,发了一条《榆林学院将由本科降为职业技术学院》的消息,虽然该校官方网站和微信随后都发了《所谓“600所转为职业学院的本科院校名单”为误读》的通告,但由于对信息源考证不力、对所发内容把关不严、审核不细而对学校造成的损失,远非通告可以弥补。

  对此,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提出:“在社交媒体里面,出言一定要慎重,措辞一定要准确,因为其传播速度非常快,一个小时里就可能万次转发。官网如果错了,可以改过来,但在社交媒体传播后造成的不良后果则难以弥补。”

  《高校招生》杂志总编郭小川也表示:“新媒体平台在吸引考生及家长关注学校招生信息的同时,也对高校信息发布和答疑的及时性、准确性提出了要求,对相关人员的政策把握和用语分寸也提出了要求,因此,高校对新媒体平台的维护、管理人员的选择、培训,显得尤为必要。

  此外,来自各方面的网络攻击也常常让校园平台受到伤害。例如,2010年5月注册的“上海交通大学微博”,开通近半年后被上海交大校方确认为“山寨版”;2010年底,网上流传“清华大学2011年自主招生面试的时间定在2011年2月20日”,“清小华”不得不发出官方微博,“这是社会上的误传,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面试时间目前没有确定”;2014年6月,陕西师大官方微信被黑客插发广告……

  “所以考生通过高校微博查询招生信息时要注意鉴别真伪,不要被非官方渠道发布的信息误导。”郭小川说,“另一方面,对于恶意中伤、乱发广告、造谣惑众等行为,新浪、腾讯应加强监控,确保信息安全。”

  据了解,新浪、腾讯已经分别设立了高校微博、微信专员,负责跟各高校宣传部直接联系,发现问题可及时沟通处理。一些高校的招考部门也专门发出了“防止个别网站、微博利用相近网址昵称混淆大众视听,注意通过多条渠道验证、辨别真伪”的提醒。

  从各高校对新媒体招生宣传平台的利用、维护、管理来看,高校微博、微信虽有许多人气旺盛的,但也不乏有一些门庭冷清的。有的形式单一、口气官方、不吸引人,有的则内容太少、长时间不更新。如大连海事大学的新浪微博招生咨询平台上,虽然粉丝有5000多人,但所发微博数量竟然为零。对此,郭小川认为:“这样的微博、微信,形同虚设。”

  另外,对于有些传统的招生宣传形式,专家们认为仍然不可或缺。“例如,热线电话咨询作为最个性化的服务方式,仍然是受家长和学生欢迎的方式之一。”郭小川说。

  于涵则表示:“在我们的招生工作中,最不可或缺的还是各位招生教师,传统的面对面的咨询方式仍然有其不可替代性。清华每年从全国选拔3300多名学生,基本上都跟招生老师有过直接的接触,学生们绝不是简单地根据新媒体推送的信息,就决定了要读哪所大学、要学什么专业的。”

  “无论如何,新媒体只是个平台,绝对不是一劳永逸的捷径,招生咨询最应该依靠的还是诚意,是对考生乃至其整个家庭的责任感,无论什么时代,无论在哪个平台上,都要时时刻刻从考生的利益出发,传达最真实、最确切的信息。”于涵说。

  推荐阅读: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