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这一现象,鲁昕表示,今后的职业教育工作,将会更加重视产业与教育相融合,做到学校与企业相通合作。只有发挥市场作用,将社会资源引入学校,为学校和学生提供实用的技能教育和教育实践场所,职业教育学生的发展才能内外衔接。
林文认为,职业教育改革如果想取得良好效果,除做好舆论宣传、消除大众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之外,深层面的工作就是配套措施。
林文举例说,我国被称为“制造大国”,按道理说,我国的技能型人才应该非常有优势,然而事实正好相反,我国的技能型人才与市场完全不匹配,顶尖的技能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这与欧洲国家的情况根本不能相比。中国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员有2.25亿,其中技能劳动者不到一半,而高技能人才约3117万人,呈严重缺乏状态。
这一情况导致的后果已经体现。我国制造业发展迅猛,似乎说明我国顶尖技能人才水平已经与国外不相上下,然而汽车、手表等常规产品仍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小差距,这说明我国技能教育较为落后。
“原因很多,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工资低。”林文说,收入决定劳动价值,提高工人的收入,才能调动积极性。在这方面,广州等地做的工作要领先于中西部地区,他们实行户籍积分制度,用工单位用人时,要考虑发明专利、工作年限、技能等条件,把这些纳入员工的收入体系。
“这对于从事技术工种的工人来说非常合适,等于工人工作年头越多越吃香,而不是吃青春饭。”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