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向2
“转战”地方开启仕途
力推本科教学评估、京剧进校园等政策的前任教育部部长周济,也曾担任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只不过,在他调任中央前,曾有一段“转战”地方党政领导的经历,这也是不少高校校长从政的现实路径。
不过,周济校长生涯后期,即已是湖北省委常委、科技厅厅长,卸任校长,一番调整后,成为武汉市“院士市长”仅118天后,便赴任教育部副部长。
周济离开高校时,已是55岁左右,但王忠民等人卸任校长时,还未到50岁。
那时,王忠民只有41岁,便由陕西“211高校”西北大学,转任陕西省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3年后,调任安康市委书记,主管一方“历练”一年后,便来到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直至副理事长。
曾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正部级)的金炳华,48岁卸任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时,也是先到地方宣传部担任部长。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这些高校校长,卸任后基本是先“就地”在高校所在地党政部门任职,后调任中央。
“学术明星”陈章良是其中的例外,他曾获得“小诺贝尔奖”之称的“贾乌德·侯赛因”青年科学家奖,在担任5年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后,2007年,他离开北京,远赴广西,担任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去年,52岁的他当选中国科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