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别只盯着高考科目看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力度空前(2)

2014-03-05 17:05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其实,高考制度是由考试制度、招生录取制度和配套的服务保障政策构成。过去的教改和舆论关注的主要是考试制度,而这次改革,把后面两者也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在新的高考制度设计中,比较重要的是实行分类考试,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技能测试”的方法,不再与普通院校的学术水平考试“陪绑”。本科院校的考试成绩则由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成绩统筹形成,这也是世界各国的通例。如果仔细研究一下《决定》,可以发现其所包含的教育考试改革内容异常丰富,高考改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次的改革力度也是空前的。

  可否请您就这个问题具体解读一下?

  杨东平:至少有三个层面值得关注。一是分类考试。今后高职院校推行分类招考、注册入学。这就意味着一部分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可以提前划拨出去,不用再和其他人一起参加高考、过“独木桥”。

  二是多元评价。根据这次改革的要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以及高考改革是同时推进的,学业考成绩要纳入高考。所以,今后对一个学生的评价就不再是高考几门科目的分数这么简单,今后的高考相当于“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考统考成绩”。当然,“综合素质评价”到底怎么评价,是一个全新的命题。

  三是多元录取。和考试评价制度配套,今后招生和录取制度将实行“双向选择”。由此,今后大学的招录程序,包括自主招生在内,肯定会和现在的做法很不一样。可以说,这次的改革取消了高考在高校招录学生时的绝对地位,真正地打破了“一考定终身”。

  2、推行学业水平考试的同时启动综合素质评价,这将对现行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提出极大的挑战。

  从目前已经披露的招生考试改革框架来看,这次的改革会对教育系统产生哪些影响?

  杨东平:对学校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不仅是对现行的教学管理工作提出挑战,甚至可以说,其中还蕴含着一定的风险。

  显而易见的一点是,如果今后要把学业考成绩纳入高考,那么学业考的性质就改变了——将被定性为“国考”,学业考的级别和高考就是一样的。

  圈内人士都知道,“国考”级别的考试,无论是组织学科命题、维护考试安全以及组织考务,投入的成本和精力要远远高于普通考试。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