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大学这一站 95后四年后也会说遗憾吗(图)

2013-09-03 10:14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2013年秋,中国第一批以95后为主力的大学生集体迈入“象牙塔”,漫长暑假之后,再返回校园已然是大学生。18岁,成年了,开启了大学时光,出门在外的日子这些孩子回怎么度过?大学,是一场没有彩排的舞台剧,散场时每个演员都有遗憾。或痛惜浪费的时间,或不舍与最爱别离……听着前辈们的“毕业遗憾”走进象牙塔的的“95后”们,四年后是否也会重蹈覆辙?

  “95后”进象牙塔,这一站:大学

  今秋,中国第一批以95后为主力的大学生集体迈入“象牙塔”,开启大学生涯。延续前些年舆论对于90后的定位,个性夸张成为一些95后大学生的共性。谈及未来,没有豪言壮语,亦无誓死不渝,95后大学生正在用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建构着他们这一代对于自己、对于时代的责任与担当。

  不羁青春:个性夸张不失担当心中有家国

  “无策快找个人嫁了,觊觎师父的一律仇杀,西楼欠调教,007的小伙伴们,卧底、间谍、特务、细作、密探……走起!天妹你个二货!”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外语系大一新生赵诗琪的梦想是当一名业余作家,在记者邀其创作的一幅愿景图上,她画了一张书桌,右侧写下如上“天书”。她解释说,自己痴迷网游,那些名字都是游戏里的代号前缀。

  “你能体现一点清华学生的水准么?太丢人了!”站在一旁围观的室友要澜忍不住吼道。“右边是搞笑的,左边才是正式的!”赵诗琪不紧不慢提起笔,在愿景图左侧写道,“PS:这是正常的——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小舞台大梦想:要让国人食则安心,居则舒心

  8月28日是中国农业大学新生报到的日子,傍晚时分,记者在食堂见到该校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大一新生龚自兴,他正在狼吞虎咽吃晚饭,因为稍后将召开班会。

  这个出生于1996年的江西萍乡男孩,对生物学科有极大兴趣,曾获全国生物联赛三等奖。他告诉记者,大学毕业后将选择读研,以后将从事食品方面的研究。“让大家吃的更好、更安心,也顺便让自己多活几年。”龚自兴如是调侃自己的人生规划。

  多选择出国深造:留学不为崇洋,报国之志坚定

  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骤增,出国留学成为越来越多本科毕业生的选择。在记者采访的近十名95后大学新生中,选择出国升造的占到近三成。除代卓越外,北京大学工学院大一新生易可欣也是出国升造大军中的一员。

  这名来自湖南长沙的男孩告诉记者,自己以后想当一名建筑师。他说,这个想法小时候就已产生,因为从3岁起学习美术,直至12岁。“小时候特别喜欢画房子,当时就想当一名建筑师。”

  易可欣说,本科毕业后第一选择是出国留学。“目标大学我早就想好了,哥伦比亚大学,非常难考,非常难考!”他强调,“如果没有考上的话,我想考隔壁那个学校(清华大学)建筑系,那个也非常难考,反正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吧!”

  将来完成学业后会回国么?“肯定会回来,并且一毕业就回来。”易可欣认为,在国内发展挺好,文化相近,最主要还是对父母的考虑,因为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他说,回国发展也有报效国家的成分,“虽然这听起来有点‘假大空’,但我真是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