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校资讯 >

福州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四位一体”因材施教

2013-09-03 00:58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新学期伊始,土木学院的2011级土木工程专业的导师沈圣又要忙碌起来。除了常规的科研工作之外,他即将进入担任本科生班主任导师的第二个年头。班主任导师是福州大学土木学院“四位一体”本科生导师制的一部分。除了班主任导师外,学院还设置了大学生科研导师、扶贫助学导师和考研导师,根据学生在大学不同阶段的学业需求和心理需求,分配专门的导师来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大学生活。

  同样,在福州大学的每个学院,导师制工作也以“主题相同,形式各异”的方式展开。导师们说,导师制的施行使得和学生的交流面大大拓展,自身也获得了收获和提高。大学生们则说,这些导师让我们觉得,在大学不再是被放养的孩子,在锻炼自己独立能力的同时,又有了能陪伴自己一起学习、一起奋斗的“大朋友”。

  新生班主任导师——迷茫期的好朋友

  “刚进入大学,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感到很迷茫,大家对‘班主任导师’这个称呼也感到很陌生,就猜测导师制会不会只是个形式。”2011级土木工程8班的吴恺云回顾自己大一时候曾有过这样的想法。也就是在吴恺云入学的那一年,陈永健从福州大学博士毕业留校任教,并担任起2011级土木工程专业班主任导师的工作。“学生们所经历的阶段,我也曾经历过,以学长的身份和同学们沟通,大家在思想上能够有更多的交集。”陈永健说。

  沈圣是2011级土木工程专业的何郑斌在大二时期的班主任导师。“土木专业的学生都知道力学是块难啃的骨头,但是有时候真的不知道怎样才能学好。”何郑斌说,“沈圣老师得知大家在力学方面的学习常常遇到困难,他挨个找成绩靠后的同学谈话,还主动提出要为同学们补课。”“老师借了专用教室,每周安排半天时间专门给大家解答问题,从未间断过。我们上课时候听不懂的、实验中遇到的困难,甚至是容易挂科的难点,都可以在导师那里得到解答。这种关心和坚持,让同学们深深感到老师的用心良苦。”在何郑斌班里,曾经有一个大名鼎鼎的“挂科帝”,这名同学因沉迷网络,在大一总共挂了7门课,重修3门。这么“出彩”的成绩引起了沈圣的注意。他多次找来这个同学聊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慢慢把他的生活重心转回到学业上。

  在福州大学,多个学院都规定新进的青年博士生必须有担任本科生导师的经历,实行师生双向考核的办法,并设立了本科生导师奖励基金,对考核合格和优秀的导师给予奖励。“一来,博士身份和导师身份相结合,可以建立自身吸引力。二来,新毕业的博士生导师和学生年龄差距小,沟通起来更自然畅通,可以有针对性地做相应工作。这是博士生开展导师工作很大的优势。”土木学院导师制工作小组成员陈德铭副书记如是说。

考研

考研 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