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办主任:
今年的自主招生已经在变了
2014年,自主招生是否又有变化?又会怎么变?就此,记者打探了3所知名高校。
“这几年,不是都在调整吗?”一位知名高校的浙江招生组组长表示。而另一所知名高校的招生办主任,听到这一话题后,直接挂掉电话。
还有一所知名高校的招办主任表示,“因出差在外,未能参加会议。”不过,对于《指导意见》,他非常熟悉。在他看来,今年“三国杀”考试的变化,即是对《指导意见》的反应,比如,科目缩至规定的两门:数学与物理,或是数学与语文。比如,“考试内容调整为针对学科特长。”至于接下来还会怎样变,“我没有参加会议,无法说。”他表示。
梳理今年的自主招生,确有不少在变。比如,南开大学的自主招生笔试,就更看重某一科目上的突出能力。比如,“三国杀”排在一天、考试科目瘦身。
高中老师:
自主招生笔试在,学生负担不会减
直接接触高三学生的高中老师,又是如何看待这一变化?他们理想中的自主招生模式,又是怎样的?
“对学生来说,变化后,负担都差不多。”杭州一所重点高中负责教学的老师说。虽然今年科目减少,但学生仍需投入不少精力。有的学生,甚至在寒假前就着手应对自主招生。
在他看来,自主招生的笔试,“不可能取消”。因为,笔试是“一道十分有效的筛选工具”。面试,“有偶然性,考查的方向与笔试不一样,主要看学生的综合能力。”
不过,对遍地开花的自主招生笔试,他并不赞同。他理想中的自主招生,是这样的:一张卷子,便可通往不同高校的面试。面试,各高校根据各自招生特点制定。笔试,不再显得那么重要;面试,则需提升分量。
杭州另一所重高分管教学的老师则认为,“自主招生,就该为特殊才能的‘偏才’、‘怪才’开辟通道。”
他理想中的自主招生,是这样的:全面素质的考查,不该放在自主招生考试中,会考的等级成绩,便能反映。考查学科能力的笔试,不一定需要。学生的学科能力,可通过竞赛、科研专题等体现。这两部分,应重点放在申报材料中,供高校初步筛选。材料通过的学生,直接进入面试环节。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