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解决异地高考“等不得,急不得”需积极稳妥推进
2012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原则上在2012年年底前出台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方案。目前,除西藏外,其余30个省(区、市)均已公布“异地高考”方案。从方案的内容看,各地政策呈现出一定的差异,“门槛”高低差别较大,推进方式和时间表不一。由于一些地区尤其是北京、上海、广东的方案与公众的期待尚有差距,近期社会上由此引发的意见摩擦和争议不断。异地高考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影响范围之大,涉及问题之广,情况之复杂,远远超出教育领域。怎么办?我们认为正确的态度是“等不得,也急不得”,既不能拖而不决,也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不分情况、地域搞“一刀切”。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应是在现阶段社会发展背景和现行高考制度框架下的理性选择。
一、异地高考是城镇化过程中必然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异地高考是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大规模流动产生的一个新问题。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流动人口为26138。61万人,其中按现住地户口登记地在外省的人口达到8587。63万人。根据教育部门统计,2011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1260。97万人。随着家长、随迁子女在居住地工作、学习年限的增加,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在分省命题、分省录取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下,随迁子女升学考试问题日益突出。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随迁子女在输入地接受教育工作。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印发后,各地认真落实“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政策,随迁子女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初步得到解决。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在落实过程中,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新要求,教育部会同有关部委按照“解决实际问题,突出重点,区别不同情况分类督查”的原则,对各省(区、市)开展专项督查,对矛盾突出、工作压力大的几个重点省市实地督查指导,督促帮助他们研究制订和落实方案。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