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以学为本,提高学生参与程度。众所周知,能动性的学习,效率是最高的。因此,教师了解了学生需求,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主要任务是构建能使学生充分参与的课堂教学方式,变学生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之间,置身于问题的解决活动当中,自发自觉地思考问题的解决方式。这就要求教师把课堂的时空更多地向学生开放,改变过去教师独占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他们动起来,动脑、动手、动眼、动耳、动嘴,真正做到解放学生。
让学生参与课堂不是简单地从“满堂灌”到“满堂问”,参与度也不是单一地以学生站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为标准。而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宰者:问题由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由学生谋划,学习过程由学生自己控制,学习成果由学生自己评判。一句话,学习的事儿由学生做主。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服务者,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扶持一把。
4.分层练习,提高练习实效性。练习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深化提高。同样的一节课,学生不同,收获迥异,学生需要巩固、深化和提升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所以,不练则已,否则就要最大限度地贴近、满足学生的实际。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教师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相应的练习内容,显然不符实际,也不大可能。所以,我们提倡分层设计练习,以提高练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练习也是对学生学习成效的一个检验过程。练习内容过于简单,没有挑战性,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学习内容太难,学生容易受挫,体验不到学习成功的快乐。这也是要求教师分层设计练习的一个原因。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