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人喊停的“舌尖浪费”,到频繁光顾的“十面霾伏”,让正处于“两会时间”的国人,特别是在北京共商国是的代表委员,更多地将目光聚焦在了节约、低碳、环保上。梦想与路径,现实与愿景,如何成就“美丽中国”?这需要每个人每时每刻的努力和践行,作为引领时代风气之先的大学,更应做低碳节约的先行者。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西部高校甘肃农业大学,听听关于他们建设美丽校园的故事。
美丽校园你我皆在其中
窗户不敢开 麻雀变乌鸦——能源改造要搭政策快车
我国北方地区有长达5个月的供暖期。在此期间,燃煤锅炉日夜不停地工作,成为城市重要的污染源。大学校园由于人口密集度高、自行供暖、供开水等原因,长期以来燃煤锅炉排污尤甚。同时,燃煤锅炉存在的热效率较低、能源浪费严重等问题也比较突出。
曾经,甘肃农业大学流传着一个小幽默:冬天,学校的雪是黑的,连校园里飞来飞去的麻雀也变成了乌鸦。虽然这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锅炉房附近的住户冬天不敢开窗户,窗台上总有一层厚厚的黑灰却是事实。
针对这一情况,在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之初,该校就琢磨如何进行清洁能源改造工程。学校借兰州市实施“蓝天计划”的东风,对原有的燃煤锅炉进行了全面改造。一个暑假过后,人们发现所有的学生食堂换上了崭新的燃气灶具,而锅炉房、洗浴中心的燃煤热水锅炉也被燃气锅炉取代。
“再也不用生煤炉子了,环境清洁多了。我们食堂经营户都非常支持清洁能源改造工程。”第一学生食堂的张师傅说。他兴奋地回忆起改造完成后点火的那天,几十家经营户激动地燃放了爆竹以示庆祝,场面十分热闹。
而接下来的冬天里,随着房间的暖气热起来,师生们发现,不仅供暖质量明显提高,因供暖产生的烟尘也明显减少。如今,锅炉房的旧址周边正在修建新的公寓楼,以往关于冬季污染的故事,却不再有人提及。
从冬到春,细心的人们发现,由于燃气锅炉升温、降温快,热效率高,暖气热度的调节明显比燃煤时容易了许多。以往那种天气暖和了,暖气温度却半天降不下去的浪费现象,很好地得到了解决。
兰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为该校算了一笔细账:改造工程将4台热水锅炉、2台蒸汽锅炉从燃煤锅炉更换为燃气锅炉,消除燃煤使用9900吨/年,减少废渣排放量760吨,烟尘、二氧化硫减少的年排放量分别为16.013吨、63.21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