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2012-08-06
嘉兴服企获得俄罗斯索契冬奥会订单
球迷服装、各色旗帜、各式纪念品……正在如火如荼举行的伦敦奥运会,把“中国制造”元素渲染得淋漓尽致。昨天,记者从市进出口商会了解到,在竞争激烈的“奥运商机”大战中,嘉兴一批服装企业刚做完伦敦奥运生意,又争取到了俄罗斯冬奥会“蛋糕”。凭技术升级抢抓伦敦奥运商机“我们从去年9月开始接‘奥运单子’,订单总额达到100多万美元,利润比南非世界杯提高了7%左右。”嘉兴市云龙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任龙说,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举办前,该公司就为包括巴西、阿根廷在内的十多个国家提供球迷足球服,但由于服装面料均来自台湾,所以当时只能做代加工。而这次伦敦奥运会球迷服的面料,是“云龙”花费一年多时间新研发出来的,新面料比台湾的产品更优质,价格也更有优势。正是因其价廉物美,“云龙”击败了众多国际竞争对手,最终拿到了伦敦奥运订单。面料对于任何一家服装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竞争要素。任龙表示,他们通过研发创新,降低成本,顺利成为伦敦奥运供货商,再加上出口退税所得,实实在在尝到了“技术升级”的甜头。据了解,该公司在伦敦奥运会开幕之前完成了12.7万件、涉及17个国家球迷服的订单。“服装外贸企业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屹立不倒,产品研发非常关键。”任龙告诉记者,该公司近年来还研发出具有发热保健功能的碳纤维发热服并获得专利,新技术使其拥有了更多市场话语权。去年,该公司就接到了20万件碳纤维发热服的OEM订单,今年也已经接到9万件的订单。据了解,该企业目前每年的研发投入费用在100万元左右。靠信誉斩获俄罗斯冬奥会订单伦敦奥运激战正酣,精明的嘉兴企业又将目光瞄准了2014年俄罗斯冬奥会。记者在嘉兴市良友制衣有限公司看到,该公司员工正在热火朝天地制作着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服装。“今年2月接到2014年俄罗斯冬奥会服装的订单,一直在忙着生产制作,8月12日将有11万件(套)产品发往莫斯科,剩余的9万件(套)产品正在紧张生产中。此前已有几万件(套)产品发往英国,用于伦敦奥运会期间博斯科(Bosco)伦敦店的宣传销售。”公司总经理胡卫忠说,Bosco是俄罗斯本土运动品牌,也是2014年俄罗斯冬奥会的赞助商,类似于中国的“李宁”。该品牌近80%的产品生产与意大利知名运动品牌卡帕(Kappa)合作,运用Kappa的设计理念和供应商渠道。据介绍,嘉兴市良友制衣有限公司2005年与Kappa一大供应商合作结缘而成为Kappa的指定供应商,从而接到俄罗斯冬奥会的订单,现在公司主要负责生产Kappa的高端产品。“我公司是获得BSCI和WRAP双证的工厂,尽管今年外贸纺织品企业在‘过冬’,但公司注重提高产品品质和品牌信誉度,在获取订单方面没有受到太大冲击,上半年经济效益保持稳定增长。”胡卫忠说。(嘉兴日报)
标签:
2012-08-06
广东东莞纺服鞋帽产业尝试创新促内销
8月2日,东莞召开全市年中点评总结大会,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提出,下半年要“全力以赴稳定经济增长”。对今年的经济形势,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提出“先低中平后高”的判断。经过全市上下努力,在出口深受欧债危机、美国市场低迷的冲击下,上半年东莞经济仍然保持了整体稳定的发展,在一季度增长很不理想的情况下取得了GDP增长2.5%的成绩。 下半年东莞不但要敢于面对现实,还需要极大地提振信心,对经济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大力突破当前增长困局。那么,作为经济最直接的市场主体——各大产业,将有哪些增长亮点?稳增长的信心来自哪里?发展预期如何?请您关注本报推出的“提信心稳增长”系列报道。报道将根据全市年中点评总结大会的精神和工作部署,直面各产业现实,寻求新增长点,为下半年经济工作“稳增长、促发展”营造提振信心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效益。东莞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2.5%,较之多年来习惯了经济高速增长,2.5个百分点难免让人悲观。但是果真到了悲观的地步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第一季度1.3个百分点的增长基础上,上半年实现了2.5%的增长。正如袁宝成的精确预判,东莞经济形势正呈现年初低走、年中平稳、年终走高的“先低中平后高”轨迹。2.5%,正是企稳回升的表现。东莞传统优势支柱产业——纺织服装鞋帽产业,同样在经历类似走势。欧美市场持续的低迷,使得以出口为主的东莞“鞋衣帽”受到的冲击不亚于2008年。不过,长于适应形势的东莞制造业主,并未过度纠结于欧美市场的得失,而是通过加大转内销力度等方式,让产业找到新的增长空间,变过去“墙内开花墙外香”为“墙内也香”。温家宝总理的“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信念,对当前东莞经济形势下的各大产业来说,显得更为适用、必要。增长企稳回升主动调整亮点多东莞纺织服装鞋帽产业,是典型的出口为主传统产业。根据海关广东分署新近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广东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波动明显。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鞋类和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的出口额,分别是146.1亿美元、68.1亿美元和55.1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了0.7%、1.8%和2.4%。目前,东莞上半年纺织服装鞋帽产品出口数据仍未公布,从以往经验看近期很快将见分晓。作为加工贸易发达地区,东莞出口波动也很明显,纺织服装鞋帽上半年出口数据多少都在意料之中。此外,从东莞上半年支柱产业的累计增速来看,1-6月,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增速为-6.7%。可想而知,出口数字好看的可能性自然很小。不过,对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来说,数字也显示出企稳回升,行业整体状况正在向好的方面发展。事实上,这组数字后是半年来纺织服装鞋帽产业的主动或被动调整在加速,留下诸多可圈点之处,呈现出积极转型升级的亮点。亮点一,出口更多元保增长。在欧美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东莞制造业主们始终把握欧美市场,主动调整营销思路,变过去只管产品不管市场为主动创建品牌,开拓营销渠道,增强出口市场话语权。据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远梦家纺就在美国市场通过当地电商企业进行外销,“效果很不错”。新兴市场成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新增长点。东莞检验检疫局最新统计表明,上半年,东莞出口到非洲及新兴市场的轻纺产品批次及货值同比增长43%和141%。出口新兴市场的增长,在欧美经济疲软的情况下,无疑一枝独秀。亮点二,尝试通路创新促内销。6月底,包括服装品牌小猪班纳、亲亲我在内的20多家东莞制造企业,走进广州网货交易会。尽管多数出口企业仍停留在产品展示阶段,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企业在尝试电商等渠道内销。上述服装业内人士表示,加大内销力度是服装产业目前必须要正视的事实,以往以集装箱计的出口盛况很可能远去了。亮点三,部门外设升级运营模式。5月份闹得沸沸扬扬的虎门服装企业总部搬迁后来被证实是一场误会,服装企业只是为了市场布点和吸引人才的便利,有一些职能办公室转战深圳。事实上,服装企业此举也是顺应发展趋势的需要,相对广深两地人才集聚,东莞处于下风。若将设计、营销部门设在广深,更容易吸引人才加盟东莞服装产业。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是服装企业在升级运营模式,不再是埋头做产品的OEM企业。著名服装企业以纯,就曾在广州等地开设相关职能部门,以满足阶段性需要,实现了公司发展意图后,最终都撤回。明确优势后劲内销行情显乐观袁宝成在今年年中点评总结大会上非常有信心地表示,只要全市上下齐心努力,下半年经济前景不会太差。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同样如此,哪怕1-6月的累计增速为-6.7%,事实上这个速度已经比1-2月的增速提高了10多个百分点。复杂和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欧美国家牵头、新兴市场跟进树立的贸易壁垒,全球围追堵截中国货,显然是导致以出口为主的东莞增长受制约的主因。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在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出口、内销都受到掣肘。除去外部原因,加快转型升级也必然会牺牲增长速度,忍住阵痛过后,将换来增长质量的提升。因此,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内销过程,目前的相对迟缓也是意料之中。根据市经信局最新统计数字,上半年,包括纺织服装鞋帽企业在内的规模以上工业内销产值1931.33亿元,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结论:“内销市场增长不理想。”分析可见,一方面是受到了经济下行、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导致内需不足和市场趋冷。另一方面,也有企业创建品牌成本高、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等问题,导致进一步拓展内销的阻力增大。客观来说,尽管2008年以后东莞制造业早知道了“用两条腿走路”,但并未完全适应内销套路:产品惯性思维下导致市场战略不足。其中也与还有一些企业带有出口低迷时的权宜之计心态有关。毫无疑问,当前困难是暂时的。信心的来源就在于产业的优势,还有正在不断加强的产业调整后劲。伊卓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卓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之所以会把公司从广州搬迁到虎门,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东莞可找到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完备的各种物流配套也给公司带来很大便利。“去中大布料市场中心地段只需半个小时”。传统优势还只是信心的一方面。今年6月广州网货会,参展莞企增加到41家,而2010年和2011年的参展莞企分别为10多家和34家。增长的数据说明了东莞制造业的内销心态在增强,确实下了内销的决心。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秘书长潘日晖告诉本报记者,东莞服装出口企业,已经在当前出口行情不景气的情况下,不断加大内销比重,因而才多方尝试内销渠道。上述分析人士表示,传统的优势是最有力的武器,如果加上内销心态的完全转变,转型升级后纺织服装鞋帽企业将更有后劲。探索新增长点多路出击强信心长期来看,东莞处在全国“稳增长,调结构”的基本层面,转型阵痛不会短期内马上消失。那么,下半年纺织服装鞋帽企业该如何寻找新增长点?应该说,当前也是传统优势产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机遇期,可通过积极探索内销模式,在全国新一轮经济高速发展期到来之前,寻找到自身的内销优势。政策层面,今年下半年在东莞打造“营商成本加一,综合成本减一”的国际营商环境下,各大产业不同程度受到各种政策的扶持和鼓励。刚出台的《东莞市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实施办法》就在税费、减负、帮助开拓市场等方面,对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中的中小微企业大有裨益。对转内销服装企业的发展,起到保驾护航、减压减负的推动作用。此外,有意通过电商走内销的企业,行业准入门槛也在放低,7月底我省出台的《关于鼓励支持我省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加快传统企业利用电商的步伐。事实上,在转内销过程当中,有一些企业大胆地开始尝试新业务。童装市场就是其中一些服装企业的试点工程。相关资料表明,国内童装市场还没有形成全国性品牌或领袖品牌。业内普遍认可的预测是,到2013年国内童装市场份额将达到1000亿元。著名的服装营销专家江诗琼预言,童装是国内服装企业最后的蛋糕。可以发现,不管是尝试电子商务,还是试图开发童装市场从中分羹,甚至是内部经营模式的调整创新,都是纺织服装鞋帽企业在复杂多变形势下,发自企业内部的升级。产业内这种多路出拳的模式,将在增长回升的情况下,对东莞再增一针强心剂。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外销行情看好时,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习惯于单枪匹马作战,开拓内销市场时,却罕见地有了抱团出击。无论是参加“莞货全国行”、“网货交易会”,还是其他国内展会,都有东莞鞋衣帽企业扎堆的场景。诚如全市年中点评总结大会所言,内销市场增长仍存在不少现实难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找准并铺好内销的渠道并非无迹可循。潘日晖认为,短时间内出口市场不会改变低迷的状态,服装出口企业要保证生存、发展,必须要转向内销,接的订单不过是维系生存。“内销是比较合适的途径,电子商务将是合适的渠道。”(东莞日报)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