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里的冷热专业风水轮动,让考生和家长们茫然。
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时,招生人数排名前十的专业分别是:计算机、汉语言文学、机械制造、英语、临床医学、工商管理、会计、数学及应用数学、法学、电子信息。这份名单和当今的低就业专业大部分重合。
麦可思公司完成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显示,我国最热门的几个本科专业毕业生数量都是供大于求,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3个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都在万人以上,在10个失业人数最多的本科专业中,热门专业占了9个。
该公司最新发布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2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
红牌原因各有不同,有些专业因为供大于求,部分红牌专业如计算机类是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产业要求,一方面应届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岗位,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软件设计不了,硬件维修不了。”这是很多计算机类大学本科学生的专业能力概括。
陈振江从事高校就业征信方面的调研,他所在的公司于2008年,在吉大计算机系根本要不到人,但今年,面试招聘40人左右,有10余个来自吉大。
“专业化特别强的工学随着行业发展,到饱和程度后,就会有一个平缓期。”吉林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钟新说,“前几年能源行业发展特别快,对石油等能源类的需求,像井喷似的。但空缺填补上以后,需求就会下降。这几年汽车行业特别火,企业都在建新厂,大量需要人,机械的、制造的、材料的,需求量很大,现在就很热。那么我们就需要冷静地看,国家不能永远建汽车厂,建到一定程度后,到了平台期,不需要那么多人了,可能就会冷下来。”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