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的日益临近,考生们感受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不但有自己给自己施加的,还有周围亲友和环境营造的——
随着高考的日益临近,考生们感受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不但有自己给自己施加的,还有周围人群和环境营造的。很多考生在这时候都会变得十分敏感脆弱,一点小事儿就可能引起很强烈的情绪反应。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过度的反应往往与认知上存在的偏差有关,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正确对待,会严重影响考生的自信,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压力。尤其是家长们在助考的过程中,要做到下面的“五不要”:
不要贪多求全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的练习卷上有空白,就十分紧张,认为孩子“消极怠工”。一味求全,制订不切合实际的复习计划,只能让孩子变得焦虑和沮丧。考前的 “题海战术”其实于事无补,应该指导孩子有选择地做习题,找准孩子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不要督促过头
孩子迎考,家长比孩子还着急。有些家长没有辅导能力,只能无休止地督促孩子,成天逼着孩子学习。把孩子关在屋里,不准出去玩,不准看电视,甚至采取陪读的方式。这种督促过头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考前复习更应该有规律进行,集中精力吃透“知识点”,适当放松的方法,更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要日夜颠倒
孩子考前复习,作息安排相对比较自由。为求清静,许多家长采取疲劳战术,将孩子的复习时间延长到深夜以至于凌晨,白天让孩子适当睡觉。这种做法非常错误,容易颠倒孩子的身体“生物钟”。应该尽量同高考当天的时间靠拢,让兴奋时段集中在白天,只有步调一致才能考得好。
不要恶补家教
眼下大势基本已定,找经验丰富的高中教师,对孩子进行一些点拨式的辅导,是可以的。通过家教的“大运动量”恶补练习,未必会有很好的收效。不如安排孩子和前几届的高考成功者聊聊天,学些 “实战经验”。这样的“家教”时间不长,却更有针对性,同时也能安抚稳定孩子的情绪。
不要攀比刺激
这时候千万别把亲友同事家的 “学习尖子”,拿来“刺激”自己的孩子,会让孩子精神崩溃的。高考前夕,孩子的压力已经够重了,家长再跟着攀比责骂埋怨,只能是乱上添乱。重要的是执行自己的复习计划,用平常心对待就可以了,不用太紧张。
高考在即,家长要为孩子营造理想的家庭氛围。首先,家长要对高考有一个正确认识,不把高考 “神圣化”“绝对化”“万能化”,只有这样,心态才会平和,面对孩子时才不会小心翼翼、担惊受怕,而这些表现实际上就是紧张焦虑的反应。其次,孩子学习时尽量避免打扰。有些家长出于好意会给孩子送些水果茶点,殊不知突然的闯入会导致孩子思维中断,次数多了自然会影响学习效率。第三,适当提醒。高考好比一场长跑,途中难免产生懈怠情绪,此时家长要以适当提醒和加油鼓劲代替唠叨责备,这会使他们感觉到充分的信任,增加他们前进的动力。第四,学会倾听。孩子情绪低落时,家长们最需要做的就是静静倾听,给予理解,为孩子提供一条发泄的途径。
张洪军
链接
考前如何赶走焦虑阴影
考前紧张不必太在意。应该认识到高考前出现紧张是很正常的,当人面对一些重大的或紧急的事件时会很自然地出现应激状态,这是一种正常反应,可调动人的积极性,激起比平常更大的力量和更多的智慧去战胜它,所以对待考前出现的轻中度紧张心理不必过分注意,否则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要正确面对高考,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必有“英雄一去不复返”的悲壮。
要端正动机,改变认知。考试焦虑是考生对考试事件在认知上的歪曲,导致情绪上的紊乱和行为上的异常。他们对自己的要求过高且常常绝对化,以偏概全或糟糕透顶,即认为考试失败会导致可怕的后果。因此,要帮助考生改变对考试和考试焦虑之间关系的错误认知,使他们意识到自我认识和评价是造成压力的关键,帮助他们分析为什么在同样的迎考中,大多数学生没有过高的考试焦虑,通过改变其不合理的思维方式,放下包袱,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要劳逸结合,有张有弛。大多数考试焦虑患者在处理学习与休息的关系上存在缺陷,他们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太多,且生活安排单调,不注意休息和文体活动,即使在娱乐时也在想着学习,使自己的大脑老是处于紧张状态,不能通过文体活动,达到生理与心理上的完全放松,导致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调节机能紊乱。因此,考生要合理用脑,讲究方法,注意营养,劳逸结合,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机能,这是防治考试焦虑的重要措施。
通过上述措施,大多数考试焦虑者是能够尽快摆脱高考焦虑阴影的。对少数严重者需要进行专门的心理治疗或配合药物治疗,有的要进行长期训练。 季卫华
考生吃啥比较好?
迎战高考是一场极易使身心疲惫的硬仗,为恢复体力精力,均衡饮食是第一位的。许多食物中含有健脑、补脑的成分,考试期间不妨多吃。
鱼虾类含丰富卵磷脂。卵磷脂是人脑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重要来源,可增强记忆、思维和分析能力,并能减少脑细胞的退化、延缓衰老。鱼虾中还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对大脑和眼睛正常发育尤为重要。
鸡蛋黄含丰富的卵磷脂、胆固醇和卵黄素,对神经的发育有重要作用,能增强记忆、健脑益智。
豆类食品中的谷氨酸、卵磷脂是大脑活动的基础物质,有兴奋脑神经细胞的重要作用,是人进行智力活动时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物质。
牛奶含优质蛋白质,钾、钙、磷、维生素B12,为大脑提供所需的多种营养素。
香蕉是色氨酸和维生素B6的丰富来源,含足量的矿物质,特别是钾含量较高,常吃有健脑作用。
坚果类含丰富的铁、锌、钾、镁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E,有一定的补脑健脑作用,常食坚果能使记忆力增强,思维敏捷。
海带含丰富亚油酸、卵磷脂等,有健脑功能。
香菇、木耳等菌类食物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富含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锌、铁等健脑营养素,尤其是金针菇中赖氨酸含量特别高,被誉为 “益智菇”。
张天一
(编辑: )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