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家长助考 >

父母助考系列: 家长的角色定位

2012-08-01 00:04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每年一度的高考,无论从社会、家庭还是个人角度来看,都被赋予了很多感情色彩。考生承受着来自社会和家庭以及自我要求的压力。而这在个过程中,忧虑、紧张的不仅仅是考生,家长也同样备受煎熬。在我接触的许多考生中,我发现其实他们的家长和他们一样需要心理调适和疏导。如果家长朋友们不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那么,在孩子备考过程中,不但不能帮助孩子,反而会把自己的情绪传染给孩子,让孩子承受更多无形的压力。

  我最近遇到这样一位家长,我问她:“你认为现在你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她回答:“肯定是抓紧孩子的学习嘛!”我又问:“那你怎么抓紧孩子的学习呢?”她回答:“请家教啊,帮他报补课班啊,只要能考上大学,花钱费力都没啥。”

  我相信这位家长的答案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家长对自己角色的认识。这些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就是“抓孩子学习”。这种角色认知的错位让很多家长朋友成了“主考”而不是“助考”。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家长们不看电视,不让亲戚朋友来家里,甚至改变过去正常的生活。这样,使家庭气氛更加紧张,影响孩子的情绪。以下我列出几种类型,家长们可以对照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种,然后尽量在生活中避免角色的错位。

家长的角色定位

  1. 唠叨型

  这种类型的家长喜欢不停的唠叨,把“你一定要考上啊,”“现在的努力是为了以后的幸福”这类的话挂在嘴边。而且在孩子越紧张的时候越是唠叨。

  2. 忆苦思甜型

  这种类型的家长总是告诉孩子自己当年的条件有多艰苦,自己把孩子养大多么的不容易,然后希望孩子能够实现自己当初未能实现的梦想。

  3. 过分关心型

  这类家长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所有事都替孩子做。一会儿怕孩子冷着,一会儿怕孩子热着。其实很多时候,家长的过度关心对孩子就是一种压力。

  4. 监督型

  这类家长常常想出各种方法监督孩子。怕孩子放学不按时回家就暗中跟着孩子(我就遇到过这种家长),孩子学习时,他/她在旁边看着。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才,但往往这种急切的心情让孩子们无所适从。所以,在面临高考的紧要关头,,家长们的期望值和心态的调整都是至关重要的,下一篇我将为家长朋友们介绍如何调整好心态,用有效的话语鼓励孩子,敬请期待!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