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经验 >

高考记忆:不同年代参加高考的考生(5)

2013-06-07 09:22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80后 我不后悔当初的选择

  第一志愿落榜被内蒙古师范大学补录后,他毅然决定复读。一年后,小张终于考上一所区外一本大学。毕业后,小张回到包头工作。可这时他发现自己有很多上级、领导都毕业于他曾拒绝的学校。回忆当初,小张感慨:“或许是年少轻狂,但我并不后悔。这是人生的选择,是不同的体验和积淀,无法用对错简单概括。”

  再过几十天就解脱了

  2000年之后,考大学渐渐不是难事,难的是考好大学。大学生不再一概而论称为天之骄子,唯有那些师出名门的还能保留些许曾经的光环。更多场合,大学生以一个庞大的数字出现,成为社会就业的巨大负担,他们被人诟病眼高手低,甚至开始沦为弱势群体。而在学校,高考依然神圣。在高考之前,老师、家长习惯按照分数给大学和学生定一个档次,考上一本与考上二本的自然级别不同,同样是一本或者二本,区内与区外又是两个档次。小张的目标相对较高——区外一本。

  2003年夏,84年出生的小张第一次参加高考。提及高考复习的那段时光,小张笑答:“往事不堪回首。”那时他每天的生活就是听课、做题、模拟考试之后再忐忑倒数,等待高考。他的父母同样不易,每天都按时按点做好一日三餐,为了不影响小张复习,父母几乎一整年没看电视。“那时候我的人生仿佛就是为了那次考试,考上我会飞黄腾达、光耀门楣,考不上一辈子就完了。”每当小张在题海里游到厌倦的时候,他就会对自己说:“坚持,再过几十天就解脱了。”

  几十天后,高考结束,但小张没有解脱。

  高考成绩出来,尽管跨过了一本线,但因为报名扎堆,小张第一志愿落榜之后被内蒙古师范大学补录。立志要到区外读一本的小张决定补习一年。“这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一年。”这一年,小张继续和题海打交道。上学,做题;放学,做题。海淀、黄冈等等模拟试卷充斥着他的生活,父母连着第二年没有看电视。功夫不负有心人,补习一年之后小张考上一所区外一本大学。小张说:“这一年我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但我也失去了很多东西。但这都是我的选择。”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