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经验 >

高考记忆:不同年代参加高考的考生

2013-06-07 09:22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从新中国建立至今,高考几经起伏。招考、中断、恢复、扩招。几十年里,不同年代的人对高考有着不同的记忆。几天后,高考又将到来。近日,本报记者走访几位不同年代参加高考的考生,听他们讲述自己的高考故事。人们常说,时间是碗孟婆汤,可奇怪的是,这碗汤在关于高考的记忆面前却失去了魔力。

  60后 13分,我与大学失之交臂

  稀里糊涂的高考

  “高中三年,高一学工,高二学兵,高三学农,从来没正规考过试,要有也都是开卷考试。”像王美清一样从地里回到教室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对高考并没有太多的概念。

  出生于1960年王美清,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应届高中毕业生之一。但当时她的准备却并不充分。“当年我们高考前的一个月还在地里拔麦子,是老师临时告诉我们要参加高考,才把我们从地里喊回教室,教室里黑板上方的标语还写着‘要做小闯将,不做小绵羊’。”说到自己的高考经历,王美清自己都觉得有些传奇。

  “高中三年,高一学工,高二学兵,高三学农,从来没正规考过试,要有也都是开卷考试。”当年像王美清一样从地里回到教室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们对高考并没有太多的概念,认为和平时的开卷考试一样,稀里糊涂就进了当年新城小学的高考考场。走进考场后才发现这场考试与以往的开卷考试大不相同:没有人告诉你他卷纸上写了怎样的答案;考场里不是自己的同班同学,更多的是一些陌生的面孔,而且年龄上也是参差不齐。

  之前的准备似乎决定了最终的结果,王美清和同她一起参加高考的应届毕业生几乎在这次考试中全军覆没。“我就记得当年考上的都是知青,应届毕业生基本上没有。”第一次高考就这样和她的准备状况一样稀里糊涂地结束了。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