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在高考冲刺阶段的复习节奏和生活节奏应该如何调整?家长又该如何正确地为考生提供心理和生活上的支持?
>>>考生要注意 眼下调整生物钟最当紧
课堂听讲比自己复习强
误区一:后期老师课堂上没有新内容,不必听讲,可以自行安排复习内容。
很多高三老师们在现阶段发现一个现象——很多同学上课开始不注意听讲,而是选择做自己的事情。主要是因为学生觉得一节课听下来没有什么新的收获,甚至对少数科目或自己不信任的老师,认为完全没有听课必要。
“这种心理状态是极其有害的。”王勇提醒考生,最后阶段老师的课堂教学虽然没有新知识,但都是对一些重点要点的概括,可以有效帮助考生梳理整个学科的知识体系,考生如果不认真听课可能会失去很多查漏补缺的机会。
现在开始要调整生物钟
误区二:现在要抓紧最后的时间熬夜复习,作息调整放到考前两天再做也来得及。
再过几天,高三学生就要放假自主复习了。如何利用这段时间?王勇认为除了制定学习计划,作息时间也要开始调整了,要努力将精力最充沛的时段调整到与高考时段一致。“现在就要开始调整。”
“每位同学都要有学习计划,计划一直要制定到6月6日上午。晚上的学习时间要逐步压缩,晚上十一点之前一定要休息。”王勇建议学生在制定计划时要有张有弛,学习计划的整个过程既要与学校的计划相吻合,又要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研究错题比做新题重要
误区三:做新题可以帮助发现自己知识点的欠缺。
查漏补缺是这段时间需要集中做的事情,但是很多学生发现自己即使做了依然没有很大的提高,产生焦虑的心态。“每个人都有掌握比较好的章节和掌握不好的章节,这是一种常态,没有什么可焦虑的。”王勇建议考生要“放宽心”,努力了就不必强求。
老师会鼓励学生这段时间多做题,保持手感,但是多做题不代表做新题,而是要把以前的试卷进行反思,研究做错的题。“查漏补缺,在后面这段时间能帮学生稳定心态。”
同时,王勇建议考生慎做新题,“市场上有些卷子是滥竽充数的,低质量的卷子往往起到一种负面的导向作用,甚至破坏考生的平稳心态。做新题还容易让考生产生‘很多知识没有掌握’的恐惧心理,不利于心理的调节。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