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之窗 >> >> 中考 >> 正文
中招录取办法及志愿填报技巧
----- 专访市教育局中招办负责人
[ 作者:宁波教科网 来源:中国宁波网 点击数:11517 更新时间:2004-6-14 9:25:18 ]
保护视力色: 【】
招生咨询活动以电话和网上咨询为主
市教育局于6月15日(上午8:30~11:30,下午1:00~5:00)开通教育服务中心咨询电话87191191;本报与市教育局于6月15日合作开通中考免费咨询热线电话87270000、87682421;各学校也将公布咨询电话(详见下表),考生和家长可直接向学校咨询。同时,6月15日(上午8:30~11:30,下午1:00~5:00)开通普通高中招生网上咨询,网址为;6月15日上午9:00~11:00、下午14:30~16:30城区中职学校举行网上互动咨询活动,网址为。
填报志愿是中考后最为重要的一件事,志愿填报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录取,关系到考生能否升入理想的学校,所以填报志愿一定要充分结合考生的实际情况,三思而后行。今年我市仍然采用估分后填报志愿的办法,城区中考考生填报志愿时间为6月15~17日,日前,记者采访了市教育局中招办负责人,了解了考生填报志愿的相关政策及注意事项。
总体升学形势
今年仍是初中毕业生高峰年,全市参加中考学生达到7.4万人,城区参加中考学生达到1万人,与去年基本持平。我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措施,充分挖掘现有高中段学校的潜力,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发展高中段教育,努力扩大高中段招生数,满足初中毕业生升学的需要。预计今年城区初中生升入高中段学生比例可达到98%以上;除个别县(市)外,绝大多数县(市)、区可达90%以上。因此,可以说每一个初中毕业生都有希望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希望每一个参加中考的学生都不要轻易放弃志愿的填报。
高中阶段教育所含的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含职业中专、成人中专普通班)、普通中专和技校四个类别中,今年我市普通高中招生约占50%,与去年持平。填报志愿时考生首先应考虑的是对学校类别的选择,其次还要与我市未来经济发展联系起来。
志愿填报
1.城区考生在估分后的限定时间内填报志愿,按三批次学校填报。填写志愿必须规范、慎重。志愿填报表与志愿信息卡的填涂应完全一致,如有不符则以志愿信息卡的填涂为准。各校必须认真负责地指导学生填报志愿,不能强迫命令或包办代替,志愿应由学生和家长自主决定。
填报第一批录取学校办法:第一批录取学校为效实中学、宁波中学、市职教中心3所重点中学。报考普高的考生可在第一批录取的志愿栏中填效实、宁波中学2所重点中学中的1所;报考职高的考生可在第一批录取的志愿栏中填市职教中心的3个专业。
填报第二批录取学校的办法:第二批录取学校为师范。考生在第二批录取志愿栏中填报幼师或中师。
填报第三批录取学校的办法:报考普高的考生在志愿栏中填报3所普高(含民办普高)志愿;报考职高(含职业中专、成人中专普通班)的考生在志愿栏中填报3个职业学校专业;报考普通中专的考生在志愿栏中填报3个中专学校;报考技校的考生在志愿栏中填报3个技校专业。上述四类学校考生不得兼报。
考生可视本人意愿依次填报上述三批学校,也可以只填部分批次学校。但希望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好好把握,不要轻易放弃机会。
2.填写志愿时,除填写学校(班)名、专业简称外,还要填涂对应的报考代码,这里特别要注意两者的一致。今年的志愿表为光电阅读卡,考生必须填涂正确。因为考生志愿表上交中招办后,任何人都不得更改志愿,所以,要求考生选择志愿及填写(涂)必须慎重、仔细。
由于在中招的管理和录取工作中都采用计算机,市中招办为每所招生学校或专业编制了代码,在志愿信息输入计算机时都采用代码形式,所以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必须保证学校或专业简称和代码一致,如有差错,会影响考生正常录取。
3.填报志愿注意事项:搞清录取批次。除省示范性普高校内保送提前录取外,第一批为省一级重点高中和国家级重点职高,计划在6月25日左右录取;第二批中师6月28日录取;第三批为普通中学、职业高中(含职业中专)、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普通班、技校分别录取,从6月30日左右开始,7月12日左右完成。从7月9日起,市中招办将举办招生双向交流会(地址在菱池街9号,教育考试中心内),届时尚有余额的学校设点,还未被录取的考生持中招办统一印发的考生分数卡与招生学校进行双向选择。
注意录取顺序。同一批次同类学校录取的原则是根据考生志愿顺序,在其他条件符合要求的前提下,按文化考试、体育考试和政策性加分的总和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因此考生要在充分了解招生学校、招生规模、限考要求、收费标准及以往的录取分数线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本人中考的估分成绩,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爱好特长来填报志愿。填报志愿是能否升入理想学校的重要一环,考生务必慎重对待。
志愿高低适当组合。在上线的考生中,一般优先考虑志愿在前的考生,第三批普通高中或职校录取时,后一志愿比前一志愿降低5分投档。因此,在同一档志愿填写时,不要同时填写预计录取分十分接近的学校,要志愿高低适当组合。同时要给自己定好位,重点填写好第一志愿学校或专业,在把握上多做考虑。以往几年,发现有几个考生在志愿表中只填一个志愿,结果由于自己估分失误等原因,致使出现考分较高而未被录取的情况,十分被动。
自己把握不轻信。我市的高中段各类学校招生政策公开,操作规范。所有的政策已通过《宁波市城区2004年高中段招生报考指南》或本市新闻媒体公布于众,录取均采用计算机录取的方式,减少了人为的因素。但近年来有个别学校为了招徕生源,对本校招生情况及录取分数做了一些不实宣传和出入很大的预测,误导考生,造成不良后果。因此考生及家长针对各种招生信息与宣传材料应做理性判断,自主选择。
适当参考往年分数线。考生想了解招生学校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可直接向有关学校查询。但因各招生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与当年的招生计划、考生填报志愿的情况、考试总分、录取分批、投档方式等相关,所以,招生学校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与今年的录取分数线会有所差异,往年招生分数线只能作为填报志愿的参考。填报志愿是关系自己一生的事,应自己把握,考生要对自己有清醒的估计,有一些同学缺乏主见,被从众心理所左右,结果贻误时机。所以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必须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碍于面子,不要人云亦云。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要注意各校的收费标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了解一下各类学校的收费标准,家长也要考虑家庭经济的承受能力。各类学校和专业的收费标准不一样,切忌在填报志愿时不注意学校和专业的收费标准,一味想进某所学校而到录取交费时发现费用过高无法承受。
填报择校生要顾及家庭经济实力为满足考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公办普通高中招收部分择校生。对择校生的招收,根据省物价局、财政厅、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收费管理的通知”精神,作了“三限”的规定:即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的标准。今年普通高中择校生录取工作,严格按省规定进行,收费标准参照去年“三限”生标准执行,省一级重点中学收取择校费2万元,其他中学收取择校费1.6万元。因此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既要顾及学校的办学水平,同时还必须考虑家庭经济承受能力。
热点问答
问:高中阶段学校录取顺序如何?
答:各类学校根据招生计划,按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德、智、体全面衡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被授予县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在同批次志愿录取时,后一志愿比前一志愿降低5分投档。
城区高中段录取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按考生报考志愿、考分,根据录取原则统一录取;第二阶段,学生与学校双向选择,未录取的考生持中招办发的分数卡,在中招办规定的时间内,向尚有学额的学校报名,由各招生学校择优录取。
问: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对考生的体检有什么规定?
答:根据有关规定,一些招生学校(专业)录取时,对考生的身体条件有特别的要求或限制。报考师范类、旅游类、幼教类、卫生护士类、医药类学校或专业的学生必须肝功能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正常,各招生学校和考生应参照《教育部、卫生部关于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和《技工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及执行细则》执行。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务必详细了解清楚招生学校的有关规定,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填报志愿。
问:职业类学校的毕业生可否继续升大学深造?
答:读普通高中并不是考大学的唯一出路。大多数的学生家长都认为考取普高是通向大学之路,而考入职业类学校只能通向“蓝领”,断了升学之路,这种观点显然是不对的。目前,我省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出路是十分宽广而顺畅的,他们毕业时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条件和意愿进行选择,即可以选择就业,投身社会生产实践;也可以像普通高中毕业生一样,参加普通高考,升入大学,继续深造;更可以参加专为中职升高职设置的“3+专业技能课程”考试,进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接受高等教育;还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参加成人高等教育。
问:普高跨区域招生工作什么时候进行?具体有哪些政策?
答:今年市教育局中招办同意跨区域招生的5所省一级重点中学招生时间安排在各地所属省一级重点中学录取结束后,其他普通高中招生之前,由招生学校直接到有关县(市)、区教育局中招办办理招生手续,凡已被当地省一级重点中学和师范学校录取的考生不得录取。各校在一个县(市)、区招生最多不超过8名(允许少招或不招),不足名额由招生学校所在区域考生递补。学费收费标准按省一级重点中学择校生学费标准收取。
民办普通高中跨区域招生,其录取分数线最低控制在当地公办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下浮50分之内,否则将不承认其学籍,并按省有关规定高中三年不能参加普高会考,不予发给毕业证书。因此,请家长和考生在考分较低而被学校录取时,一定要作理性判别,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问:家长如何做好指导子女填报升学志愿的工作?
答:初中毕业生年纪尚小,阅历尚浅,在升学问题上尚未形成自己的看法,所以填报志愿时,很需要得到家长的指导。家长在指导子女填报志愿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加强理想教育。家长应通过对选择志愿的指导,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成才观,注意其以后的发展趋势和机遇。鼓励他们把国家的需要放在首位。
2.在指导报考时,要充分考虑子女的爱好特长。对符合子女条件和兴趣爱好的志愿要大胆鼓励子女报考。兴趣爱好是一种强大的学习动力,是成功的第一步。一些人在报考时受实用主义想法的影响,违背子女的爱好,不顾子女的条件,一味挤少数的热门学校和专业,这不利于子女的发展。
3.要选择那些和自己子女知识水准相当的学校。选择那些和自己子女知识水准相当的学校是报考成败的关键。家长要客观地评估自己子女的学习水平。不要仅仅以一两次模拟考试的成绩为依据,而应结合平时的基础全面看待子女的学习成绩。否则估计过高,愿望会落空,估计低了,又会错过机会。
4.充分尊重子女的意见,不搞包办代替。家长指导子女填报志愿,不能划定条条框框,规定他们能报什么,不能报什么,而应充分听取子女意见,尊重他们的选择。有的家长不与子女商量,代填志愿,造成子女被学校录取而不愿报到或报到后不努力学习的被动局面,对子女的成长反而不利。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