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郑州教育 > 教育资讯 > 教育之窗 >

别让孩子“快乐的暑假”变成“无聊的暑假”

2013-08-05 16:10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暑假本应是属于孩子们的快乐时光,也是文化休闲的“黄金时段”。然而,“电影没得看,电视没法看,图书没人看”的现实,却让家长和孩子都难掩失望,暑期文化生活也就成为空谈。

  不少70、80后读者都应记得,小时候尽管物质生活不算丰富,文化生活却很精彩。《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葫芦娃》《东方小故事》等电视节目,生动有趣;《舒克和贝塔》《黑猫警长》等图书,让人爱不释手。甚至出现一本漫画传遍全班、课后仍然热烈讨论的盛况,大家为“葫芦娃七兄弟谁更厉害”等问题争论不休。

  等他们当上父母后才发现,尽管影院林立,电视纷呈,图书馆也比以前漂亮许多,但是却不知道该给孩子看什么。电影院里全是成人电影,不是动作片就是爱情片,甚至还有恐怖片,儿童电影却是少之又少;电视屏幕上则是“神剧当道”,翻来覆去就是《西游记》和《还珠格格》;而有关部门推荐的书单,孩子根本看不进去……

  “电影没得看,电视没法看,图书没人看”,这是当前暑期学生文化市场的尴尬,弊端也逐渐显现。一方面,电影和电视上充斥成人影视,许多并不适合孩子观看,而孩子的模仿性强、辨别力差,这些影视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很容易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可供孩子观看、阅读的文化作品太少,既不利于充实他们的文化生活,也给传统文化传承带来一定的影响。相关调查已经证明,目前未成年人对“保持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认同较低,而部分人群甚至“很想模仿”影视场景中的暴力场面。

  基于孩子的特性,他们的文化生活也应该是充满明丽色彩的。真正适合他们的,应该是富有想像力、轻松活泼又能汲取营养的作品。暑期文化生活“有名无实”,暴露了我们的文化市场诸多不足,也说明在儿童文化创作上存在巨大的空间。

  孩子是家庭、社会和祖国的未来,全社会应该共同为孩子们创造绿色的文化空间。一方面,文化部门要加大引导、督查儿童力度,既要注意净化文化市场,又应充分挖掘整合各类资源,打造有特色的、属于孩子的“文化暑期档”。另一方面,文化工作者有责任创作出更多适合孩子们观看、阅读的文化作品。当然,这也需要相关部门进行相应的鼓励和扶持,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找到平衡点。而对于学校和家长而言,还应加强教育和引导,让他们在快乐中学到文化知识,在快乐中成长。

 

 


广告咨询:QQ:72180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