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委昨天透露:《北京市推进中小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以下简称《计划》)已正式出台。今年秋季开始,本市将由政府部门出资700万元,为公办中小学投保无过失责任险,以减少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内外体育锻炼和实践活动的风险。此前,本市中小学已普遍实施校方责任险,公办中小学的百万学生在校体育运动将有“双保险”。
保险:保费每生每学年5元 学校无责学生意外也获赔
近些年来,学校组织体育锻炼时,尽管体育老师会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防护,但也难免发生意外,这导致体育教师们不敢放手训练学生。尽管2003年起,本市中小学、幼儿园已有校方责任险,但发生意外后,校方是否有责任常常成为争议焦点,也直接影响受伤害学生的赔偿。为避免这些麻烦,部分学校干脆不再认真组织体育锻炼,甚至停止春游、秋游。
校方无过失责任保险将使学校组织活动放开手脚,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后顾无忧。市教委后勤处处长张龙介绍,今年政府为公办学校投保的校方无过失责任保险,其标准为每生每学年5元,目的在于控制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体育锻炼和实践活动的风险。上保险后,当学生在校期间或者参加学校组织活动时发生意外,即使校方没有责任,也能获得一定赔偿。此外,学生春游、秋游以及上学期间发生意外,也在此险种的赔付范围内。目前,具体赔付方案已提交保监会待批。
目前,本市公办、民办中小学、幼儿园都必须上校方责任保险,举办者承担保费,每生每学年5元。该险种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或者参加学校组织活动的一种保障,现由两家保险公司承保,一旦发生意外,并确认学校有责任的话,学生所获赔偿额单人单次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课时:学生每天都有“体育课” 为学生体质健康建档
《计划》明确,除按照国家规定,开足体育课时外,各中小学要将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列入学校作息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在学生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必须安排一节课外体育活动,这相当于本市中小学生每天都有“体育课”。去年,西城区教委已率先要求辖区中小学增设体育活动课,率先实现每天一节体育课。
市教委要求各校科学安排学生在校的一日生活,在课程设置与实施、作业布置与检查、考试评价与反馈环节中,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今年起,各区县将开展学生体检和体质健康测试同步试点,依据实际增加体检和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建立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档案,为学生开具“运动处方”。目前,朝阳区教委成立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分析研究全区中小学生的体检、体质测试数据,据此评价学生成长发育质量以及学校育人效果。今年暑假,该区中小学还首次给学生留体育家庭作业,十余万学生将在暑假中完成仰卧起坐、立定跳远、立卧撑等项目。
设施:新体育场地须靠近校门 寒暑假体育设施须向社会开放
今年起,本市各区县将结合《北京市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统筹区域内体育设施资源,提高利用效率,为中小学生开展体育锻炼提供资源保障。
《计划》要求,各区县须积极推进“两馆一场”(体育馆、游泳馆、体育场)标准化建设,新建学生体育活动场地及设施将靠近学校出入口,便于在节假日及寒暑假向学生和社会开放。此外,公共体育场馆及运动设施在节假日应向周边学校和有组织的学生社团免费或优惠开放。新建、改扩建体育场馆设施应符合国家及本市有关标准,改建和扩建学校要整合利用地上和地下空间,扩大体育场地面积。
各学校要科学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切实增强学生的体能,教会学生运动恢复与保护,努力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开发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制定特殊气候条件下中小学体育教学和活动方案,确保学生健康安全参加体育锻炼。
师资:为农村中小学统一招聘体育教师
未来三年,本市各区县和学校将积极引进优秀的高校毕业生、退役运动员等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确保在编制标准内足额配备体育教师,并研究制定体育与健康教师基本专业标准。
今年起,市教委采取统一招聘的形式,重点加大对农村地区中小学校体育教师的引进力度,加强对体育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及农村地区体育教师的培训。
本市还将研究制定保障体育卫生教师待遇的具体办法,使体育教师在职务评聘、福利待遇、评优表彰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组织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将纳入体育教师工作量。
督导:学生体质连续下降 学校无缘评优
市、区两级教育督导部门将修订《北京市普通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明年实施后,体育卫生工作的评价权重将提高到20%。
本市将坚持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及高中体育会考,逐步提高中考体育考试项目的选择性。三年内,全市所有区县、所有学校的体育工作都将完成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区县、学校教育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区县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将被“一票否决”。(记者 贾晓燕)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