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郑州教育 > 教育资讯 > 教育之窗 >

人民日报:教育孩子多用“现在时”

2013-02-12 12:50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经常会听见一些年轻父母抱怨:现在的孩子太不懂事了!天天牛奶鸡蛋,年年添新衣,各种练习资料齐备,学习还不努力。回想我们小时候,连红苕、玉米都吃不饱……他们常常从幼时的贫寒说到读书的艰难,从求学的不易说到工作的艰辛,言语里充满了对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不解。

    而在孩子们的习作中,对父辈这种忆苦思甜式教育的理解,却令人啼笑皆非:父母常常说他们小时候吃不饱——可是有时我们想少吃一点饭都不行;他们小时候的衣服都是打了补丁的——可现在打补丁的衣服,却是最时髦的;他们有穿草鞋背粪筐的经历——穿草鞋背粪筐,这不是行为艺术吗?……

    孩子们之所以理解不了父辈经历的苦日子,是因为那些苦日子已经缺少了现实的支撑。他们只能从父辈的冗长絮说中,零零碎碎地感受,可是许多感受却与父辈的意愿背道而驰!

    确实,与父辈曾经的吃不饱穿不暖相比,现在的孩子简直是生活在福窝窝、蜜罐罐里。正因如此,孩子们不能理解父辈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困境,不能理解父辈衣不蔽体的艰难,不能理解父辈穿草鞋背粪筐的经历,更不能理解父辈“跳农门”的梦想。因为他们生活在早已解决了温饱的时代,生活在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生活在人才观多元化的时代。父辈的苦难和梦想,在现在的孩子们看来,不过是遥远的记忆,是已经远去的历史而已。

    所以,与其让“过去时”教育泛滥,不如有的放矢,根据孩子们现在的思想与行为、环境与条件,采用一些“现在时”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具有针对性,更有说服力,孩子们会更乐于接受,教育的效果才会更好。

 

 


广告咨询:QQ:72180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