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10月6日电(记者鲍晓菁、朱青)对于27岁的合肥某银行职员丁羽来说,这个是个疲惫而又充实“十一”假期——她组织了11名网友,一起来到距离合肥200多公里的安徽省岳西县的大山里,带着书籍、文具和衣物等物资,探访贫困的山区儿童。
“我们一共去了六个村子,有的村子还在山坳里,山路崎岖,车子开不进去,只能步行。”这个外表看起来格外瘦弱的女孩子,背着近20斤重的物资,与她的队友们一起翻山越岭,走进贫困的大山深处。
“最远的一趟走了快1个钟头。全是山路。男队友身上背的东西更重。除了自己的装备,就是我们募集和捐助给孩子的书本、文具、书包和过冬的衣服。”丁羽说,“快到达村子时,我们都快累散架了,但是看到孩子们伸长脖子站在村口迎接我们,我们觉得太值了,全身的酸痛一扫而空,大家都欢呼着跑向孩子们。”
在“十一”假期,中国各地许多网友和公益组织动发起了这样的助学回访活动。安徽一家媒体在其征集助学回访志愿者的网帖这样写道:“他们用脚步丈量上学的路,用泥巴做出喜爱的玩具,用清澈的眼神渴望外面的世界,他们在山那边,他们便是山里的孩子。这个‘十一’,我们将前往金寨山区探访三所山区学校,关爱山那边的孩子,我们已经准备了礼物,只缺有爱心的你!”
云南网友“小盘古”是一名证券经理,他在自己的微博上召集志同道合者:“2012国庆徒步滇越铁路﹙河口—人字桥段﹚公益助学行动将于10月1日至10月4日在云南的红河州举行。活动面向全球招募100名志愿者,在河口市屏边县徒步近113公里,磨练个人意志身体力行筹款关爱并帮助云南滇东南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孩子。”
而有些人的脚步走得更远——格桑花西部助学网的网友江南就是利用此次国庆假期,前往青海发放格桑花助学金。而作为一名热心公益助学的人士,他已经多次利用假期深入青海,为贫困孩子带来爱心和温暖。
“每次助学旅行都非常不容易,青海的自然条件很恶劣,道路情况差,沿途几乎没有补给。我们助学车队的成员不仅要忍受着高原反应,还要冒着生命危险,有好几次都差点出了车祸。”江南说,“但是大家都认为这样的假期是有意义的。”
据记者了解到,这些积极参与助学回访活动的热心人都是在城市生活的白领阶层,他们收入稳定、生活安逸,不少人热爱旅游、摄影等户外活动。
“很多人都是通过旅游和探险,接触到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从此以后,公益助学就成了他们心头放不下的责任。”格桑花发起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职工洪波回忆,“我发起格桑花助学组织的起因也是源于一次在甘肃地区采风,遇到一对藏族小姐妹,我被她们的纯真美好深深打动,也为她们的贫困感到伤心。对我们来说,帮助他们是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什么不把爱心的种子播散开呢?”
许多白领在网上响应这样的公益活动。来自贵州一家企业工程师李润云说:“假期里与其花钱出去旅游,不如将钱用在更有意义的地方,为孩子带去爱心和希望。”他告诉记者,自己自从工作起就开始定期给希望工程捐款,但是总是觉得单纯的捐款行动离做一名真正的公益人士太远。
对于丁羽的队友、已经是一名16岁孩子妈妈的丁女士来说,这是她第一次参与助学回访公益游。她告诉记者,当看到山区的孩子每天做完力所能及的农活后才能开始学习,为了省电,孩子们在傍晚搬出桌椅,抓紧点滴时间写完作业,她感到非常心酸。“助学不是施舍,通过回访,我也收获了很多感动、对于山区孩子更多了一份尊重和理解。我会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助学回访,也会把儿子一起带上,让他感受到这里的孩子艰辛和坚强。我们帮助他们,是义务更是责任。”丁女士说。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