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12日电(记者 余晓洁)“带着所有的梦想和无数的问题,解开科学的奥秘;未来属于我和你,一起开创新世纪。……”
12日,随着北京科学营圆满闭幕,首届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也接近尾声。在这个不一样的暑假,5000名品学兼优、热爱科学的高中生走进40所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和中国科学院。丰富多彩的科学“冲浪”让同学领略到科学家的风采,感受高校浓厚的科研气氛,从而立志投身科学研究事业。
东南大学:让优秀的贫困生和留守学生感受科学的魅力
7月下旬,10位来自秦淮中学的“特殊营员”和苏豫两省100位品学兼优、热爱科学的优秀学生一起,把欢笑和思考留在了美丽的东南大学九龙湖畔。
选拔营员时,江苏省青少年科技中心特别提出,要给学习优异的贫困和留守学生一次开阔眼界的机会,让他们感受科学知识力量的伟大,让他们更加自信,努力学习。
来自留守家庭、在班级里成绩名列前茅的易雯婷在日记中写道:这次高校科学营,我们走进大学,了解大学之风、大学之道,近距离感受科学魅力。听取名师讲座、参观科研场所、参加科学实验激发了我们对科技的热爱。心理游戏、排练节目让我们结下深厚友谊。
“在所有活动的最前方总是秦淮中学同学的身影。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正直淳朴的品质、认真踏实的作风,给整个科学营增添了一抹清新的风。”辅导员林琼老师感慨地说。
从西南边陲到首都北京:多彩科学营青春梦想在此扬帆
8月5日,16岁的拉祜族姑娘李谡焓穿着靓丽的民族服装,比过节还高兴。从澜沧到普洱,从普洱再到昆明,再乘30多小时火车,小姑娘终于来到首都北京,参加首届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
“我没想到能这样面对面聆听像杨振宁爷爷这样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讲科学。”李谡焓扑闪着大眼睛兴奋地说。
在中国农业大学参观实验室时,李谡焓写下了这些滚烫的文字。
“实验室!实验室!这里是人类生命科学工程国家优良玉米中心。课本知识与图片、眼前的真实结合在一起,我实在说不出那是一种多么奇妙特别的感受。DNA,基因工程,超净工作台……我喜欢这里一切的一切。”
“有一天,我是不是也能够在实验室里专心地观察一支试管,或是在显微镜旁,边观察边作记录?与教授互动,一对一的解答。原来,这就是大学。我愿意用尽全身的力量,就为搏一个精彩明天——作为一名大学生,走进美丽的校园。”
中科大少年班:学长们并非天才成功源自执着追求卓越
太湖中学黄平平同学记录了自己探访中科大少年班的感受——
“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培养了诸多耀眼科技明星的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一股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扑面而来。学长们告诉我们学习有几个要点。一是计划,按计划执行可以缓解紧张情绪,也有循序渐进的成就感。二是思维导图的方法,即从整体到局部,先观大略再细处着手。三是树立竞争意识,与对手竞争中共同进步。”
“参观结束,我感触万千:他们的才思敏捷未必天生,而在于他们更刻苦,方法上有人指点。而且,他们身上有强烈的精英意识,追求卓越、不甘落后、拒绝平庸。”
“摘下天才的‘面具’,大家都是一样的。关键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以及不怕艰难险阻、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
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今年暑期,中国科协与教育部首次组织开展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旨在充分利用和合理开放重点高校的科教资源,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为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打下基础。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