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自己动手制做“矿泉水瓶救生衣”
背上救生衣孩子们为自己的奇思妙想而得意
在课桌上学习实践急救知识和技巧
利用视频学习溺水自救知识
分小组讨论认真填写自救互救知识竞赛题
参加班会的家长们对学校的安全教育表示认可
六月盛夏气温骤升,各种清凉场所越来越多的受到了孩子们的青睐,然而近期多发的溺水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考、端午节假期即将到来,如何为学生的安全度夏提供知识保障,44中针对不同的安全知识,借助不同的教育方式于近日开展了“平安夏季知识教育”主题班会活动。
此次活动大多由学生收集资料,自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深受学生喜欢。
自己动手废旧物品变救生利器
在八年级(1)班的班会上,学生们自发开展了利用废旧物品变身救生工具的活动。同学们把学习到的物理知识“浮力原理”充分运用到手工创新中,通过多次试验,利用班级角落里的空饮料瓶组装成一件特殊的“救生衣”。
学生们通过自己动手“变废为宝”,不仅促进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的树立,还激发了学生的无限创意,取得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实战演练急救知识保安全度夏
在七年级(2)班的班会上,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三人一组,学习练习紧急施救的相关知识和技巧。在实战演练中,一名学生平躺到桌子上充当病人,另外两名学生进行救护。“救护”过程中,班主任刘伟彦老师对“人工呼吸”、“心脏复苏”等急救知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对同学们的错误动作进行了纠错。
刘老师表示:通过学习急救知识,能够让孩子们遇到紧急情况时,不慌乱、不害怕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进行合理施救,保证同伴和自身在危急时刻能够得到及时救援。
溺水悲惨案例唤醒忧患意识
在八年级(5)班的班会上,班主任周灵灵老师给学生列举了一些发生在全国各地的“学生群体溺水死亡事件”:2012年6月9日,哈尔滨市5个少年拉手施救落水女同学,4人遇难;2013年5月11日,惠州市8名初二年级学生相约东江边烧烤,其中4位同学手牵着手救落水男同学,不幸一齐落入江中,最终5名学生遇难……看着视频里描述的事件,孩子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急流中无助地挣扎,稚嫩的脸上无一不留露出悲伤的表情。
周老师以此提醒自己的学生:“这些事件的主角都是学生,事故的原因都是学生夏季溺水造成的,事故过程中学生都进行了不恰当的群体自救,事故的最终结果都是悲剧……希望大家放假出去玩的时候,一定要到正规的游泳池游泳,远离河流湖泊。同时,一定要在大人的监护下玩水,遇到有人落水情况也不要冒然下水救人,要及时呼叫大人施救。”老师的话语让学生们陷入沉思。
自救互救知识竞赛检测认知漏洞,唇枪舌战激烈辩论巩固安全意识
除此之外,有的班级进行了“青少年自救互助知识竞赛”,通过知识竞赛、小组讨论和小组辩论等多种形式检测学生们对自救以及减灾知识的了解,及时发现学生的知识漏洞。同时,通过激烈的辩论,针对不了解的知识展开讨论,在唇枪舌战中强化记忆,查漏补缺。
还有的班主任让学生上网搜集有关夏季中学生易发伤亡事件和夏季易发疾病,在主题班会上讲给大家听。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收集材料,掌握了如何防治中暑、禽流感等,不仅学到了很多安全教育知识,而且印象也比较深刻。
“以前总是觉得灾难离自己很远,对一些自救知识根本不愿去学习。现在才意识到这些知识和技能是多么的重要,回家还要普及给家长”,一位同学在班会结束后有感而发。
一位参加班会的家长表示:“现在的中学生大都疲于应考,生活技能相对较少,学校能够专门教育传授孩子一些基本的求生本领我很高兴,做为家长我们要与学校积极配合,教好自己的孩子。”
据悉,该校还组织家长进行夏季安全知识学习,通过家长学校“防溺水课程”、《致家长的一封信》、校信通等形式引起家长对夏季安全的重视,与家长签订协约,建立起学校和家庭的有效沟通,为学生们打造安全的成长环境。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