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走进社区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民情
家访联络家校感情
家长观看教育专题讲坛
网格化管理工作目前在郑州市呈遍地开花之势。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一所中学应如何主动融入这项工作,提升教育系统服务民众,服务社会的能力?
2012年,郑州四十四中根据市教育局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部署要求,调整队伍,重新划分服务区域,进一步明确责任,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践行为民、惠民、富民、便民的服务宗旨,搭建起服务群众新平台。
截至目前,125名老师加入了学校网格化管理工作小组,截止今年11月份中旬,组织4次集中走访和60多次教师个人网格的走访,集中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30余条,上报到铁道花园社区、建中街办事处等政府机构处理和解决有20余条。在网格工作实践中,郑州44中建立起了保障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民情信息沟通之网、家校感情联络之网、教师锻炼成长之网。
民情信息沟通之网
自网格化走访以来,学校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切实了解群众想什么、要什么,特别是在教育需求方面,为群众解决了不少困难,得到学生家长、社会群众的广泛好评。
44中教师周静在网格走访时,听到不少家长反映:现在学生的心理成熟的比较早,很多家长都不知道如何有针对性的开展青春期心理疏导以及性教育的知识传播,希望学校能够走进社区开展此类知识的传播。了解到该情况后,周静老师和学校心理老师联合在学校开设的心理讲座,邀请社区居民参与,满足了家长们的愿望。
在“问需于民大家访”的活动中,44中教师积极主动做好宣传讲解工作,使群众真正了解当下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同时,了解学生家庭诉求,及时处理解决学生家庭及部分群众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对于本级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网格下情上达、上令下行的方式,寻求最佳解决办法,实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解决民困的目的。
家校感情联络之网
“老师上门家访,会让学生家长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大家促膝谈心,交流各方面的信息,沟通了感情。”这是该校赵利强主任在网格走访日志中的一段话。
的确,通过融入社区网格化这一工作,在学校、家庭之间架起了有效的纽带,编织起了家校感情联络之网。同时,很多家长还主动加入到网格化管理工作中来。学校一些学生家长文化素养高,并有一定的专业特长,有的家长还非常热情,经常为班级做好事,于是该校整合力量,形成了特有的“家长义工送课进校”的网格组织架构,提升了每支网格团队的管理和服务能力。在家长会上,学生张弛的妈妈作为义工代表和家长们她的教子经验。“教孩子五年,想孩子五十年”,这不仅是对老师的要求,更是作为家长应该有的情怀,作为父母,她倡导家长们要为孩子着想未来,要陪伴着孩子一起慢慢走。
学校还建立了“践行弟子规”督查小组。每个班级聘请了6名优秀家长担任督察组组长,共同参与学校的网格走访工作,密切关注组内学生的日常表现,对言行违规学生加强督促教育,对好人好事以书面形式记载在品行监督表中,学校予以公开表扬。该机构依靠社会力量、家庭力量发挥各方面的教育功能,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育人氛围。
教师成长发展之网
在网格化管理工作中,作为网格服务人员的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提升自己的组织能力、交往能力、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研究学生的能力等,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增强了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
很多教师通过网格走访后,在家访日志中写下了很多感受、体会。
青年教师潘洲芳写道:此项工作让我受益颇多。一方面多角度地了解学生,了解了很多在学校里看不到的真相,获得了许多第一手育人资料,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在家的表现,认识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也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也取得了家长老师的相互信任,老师努力和家长们做朋友,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更有信心和学校携手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44中校长朱红军表示:学校网格化管理活动为新时期的教师提供了崭新的工作平台,也为家长间的沟通搭建了新的桥梁。它让教育教学工作更加便捷、省时、有效,奏响了家校、社会合力教育的同一首歌。44中将在市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将网格化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让教育服务民生,惠及群众,通过家校的共同努力,让每一位孩子成长之路越走越宽!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