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中老教师陈玉凤为学生们上“端午节文化”教育课
陈老师提起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数家珍
学生们在语文老师陈玉凤的引领下传习、感悟、走进独特的端午节文化。
为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挖掘节日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今年端午节来临之前,47中老教师陈玉凤为学生们上了一节“端午节文化”教育课。
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6月21日下午,47中七年级8班的学生们在语文老师陈玉凤的引领下传习、感悟、走进独特的端午节文化。
陈老师是至今奋斗在教学一线的47中年龄最长的教师,讲到“端午节”,她激动地对学生们说:“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后来将食品包成菱角形状,用树叶包饭,外缠彩丝,演变成了后来的粽子样。”陈老师的讲解让学生缅怀了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增进了民族正义感,传承了爱国主义精神。
深厚的历史文化吸引人、启迪人,先进的文化教育人、影响人。“五月五,过端午”,端午节是极富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利用这一契机,向学生进行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教育活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增强学生民族主义情感,弘扬和培育了民族精神。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