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师和家长义工队的带领下 孩子们向博物院出发
在老师和家长义工队的带领下 孩子们向博物院出发
在博物院历史教室 孩子们聆听老师讲解
孩子们体验运用“泥条盘筑法”制作“陶罐”
孩子们体验运用“泥条盘筑法”制作“陶罐”
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
郑州市教工幼儿园在“博物馆日”来临之际,结合河南博物院开展了博物馆文化“进校园、进社区”、“中原历史文化宣讲”及博物馆知识公益讲座活动,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带领大班的孩子走进河南省博物院的历史教室,了解博物馆文化、体验泥条盘筑法制作“陶罐”的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参与的热情。
孩子们围坐在桌子前,兴致勃勃地自制“陶罐”。他们运用老师刚刚教给他们的泥条盘筑法,把彩泥搓成一根根长条,然后像盘蜗牛一样盘出一个底座,接着小心翼翼地向上盘成罐体,不一会,一个个色彩鲜艳造型各异的“陶罐”就在孩子们手中诞生了。这是在博物馆历史教室的一幕。
泥条盘筑法是我国古人发明创造的一种原始的制陶方法。作法有两种:一种将泥料制成长条形,以螺旋式的方法由下向上盘筑成器形,同时用陶拍拍打,用手沾水将器内外接缝处抹平;一种将泥条圈起,一层层向上堆筑作成器形。用这两种方法制成的陶器,内壁往往留有泥条盘筑痕迹。在博物院“博物馆日”来临之际,教工幼儿园积极和博物院协商,选择适合幼儿学习操作的活动,老师们带领大班的孩子到博物院历史教室参观体验。孩子们通过讲解员播放的视频了解到我们祖先的原始生活状态、陶器产生、制作、发展历史;并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身体验运用“泥条盘筑法”制作“陶罐”的过程。同时这项活动得到了幼儿园家长义工队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
有位教育家曾经用这样一段话来说明参与的重要性:“讲给我听,我会忘记;展示给我,我会记得;让我体验,我会明白。”博物院历史教室推出的互动活动形式,让孩子通过简单、易懂、易学的方法享受博物院的教育资源,感受我国古人的聪明智慧,感受中原文化。孩子走出幼儿园大门,分享到社区教育资源,开阔了眼界。这项活动也受到孩子们和家长的欢迎。
广告资讯: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