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郑州教育 > 热点新闻 >

河南雾霾天气今日继续 市民称每口呼吸都会痛

2013-01-15 09:21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1月14日,雾霾弥漫的开封市区。当日,开封市区能见度低且空气质量差,连日的雾霾天气给当地交通和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凯枫摄

图②汽车尾气排放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1月14日,汽车在郑州市区行驶。记者王铮摄

1月14日,商丘市实验小学将户外体育课改为室内进行。连日来,商丘市连续出现雾霾天气,教育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各中小学校取消室外广播操和体育课等户外课程,以减少雾霾天气对孩子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崔坤摄

  连日出行被“霾没” 每口呼吸都会痛

  拿什么拯救我们的空气?

  (记者栾姗实习生陈娟)“清晨起来,拉开窗帘看到的还是灰蒙蒙的天,雾霾天气啥时候是个头?”郑州市直机关公务员刘昆山说,室外待久了头会晕,说话喉咙痛痒,空气质量不好对身体也不好。相对于PM2.5数值的公布,治理是一个更为艰巨的任务。1月14日,记者采访郑州环保部门和专家学者,探询针对连日来的雾霾天气,该怎样改善空气的质量。

  “雾霾天气时有发生,这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的原因。”郑州环保部门一位负责人说。他们将采取“边监测、边研究、边治理”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综合治理。

  根据郑州市出具的一份PM2.5治理计划:第一,制定《PM2.5综合治理白皮书》;第二,开展PM2.5污染因子研究分析;第三,完善《郑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第四,积极推行郑州油改气即“气化郑州”工程建设;第五,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第六,加强扬尘污染防治;第七,加强电子、水泥行业污染防治;第八,提高工业企业准入门槛。

  当然,PM2.5的治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可否短期内见成效,还市民一个健康出行的环境?郑州大学环境科学研究院教授张瑞芹说,机动车尾气、施工扬尘和燃煤锅炉是造成雾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控制污染排放源是快速治理大气污染的好方法。

  “治理雾霾天气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张瑞芹建议,政府做好污染控制管理,企业做好减排技术更新,对普通市民来说,眼下就可以做到的是平时少开一天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制造大气污染,避免雾霾天气的持续。

  郑州中小学暂停户外活动

  (记者栾姗实习生陈娟)1月14日14时45分,郑州市气象台再次发布霾橙色预警信号,郑州市区将出现能见度小于2000米的霾。

  当天下午,郑州市环保局空气实时监测系统上,9个空气监测站的PM2.5的1小时均值“爆红”,超出40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5级,属于重污染。

  根据郑州市环保局发布的空气预测,雾霾天气15日还将持续,污染指数将维持在360~38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5级,属于重污染。据了解,霾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黄色、橙色表示,橙色是霾预警信号的最高等级。

  1月14日,郑州市教育局启动应急预案,要求各学校尽量减少或者暂停学生的户外活动。目前,郑州市330所中小学的32.8万名学生已停止户外活动。

  此外,据中央气象台14日预计,新一轮冷空气将于16日“光临”我国大部地区,届时,笼罩中东部地区多日的雾霾或将消散。

  上高速 掐好时间段

  (记者李凤虎)1月14日,雾霾天气致使我省多条高速公路再次关闭。高速警方提醒,浓雾对高速公路产生影响有一定的规律性,开车上高速,请记好关闭或开通高速的时间段。

  省公安厅高速交警总队负责人称,根据我省高速警方10多年来因大雾关闭或开通高速公路的时间统计,一般情况下浓雾关闭或开通高速公路的时间段是:全省80%以上关闭高速公路是在5时30分至7时30分和22时至次日1时这两个时间段;开通高速公路时间段,黄河以南高速公路80%以上是在10时至12时这个时间段,黄河以北80%以上是在10时30分至12时30分这个时间段。

  高铁线 全力清隐患

  (记者董娉实习生张雪丽)连日来的雾霾天气给铁路运输安全埋下了隐患,为此郑州铁路局从设备整治、行车指导、现场卡控等多方面入手,全力确保雾霾天气下高铁列车行车安全。1月14日,京广高铁区段内的高铁列车安全正点率达到100%。

  据了解,高铁列车高压供电系统与车体绝缘不良造成的接触网短路故障称之为“污闪”。“污闪”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在雾霾气象条件下大量的悬浮颗粒物附着在高压系统绝缘体上,在高压系统和接地的车体之间形成通路,造成动车组高压系统短路。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郑州铁路局增加了对动车组车顶高压设备绝缘子的维护保养频次,严格按照设备运用维护要求喷涂防“污闪”涂料,加强重点设备检查整修,确保设备清洁和作用良好,实现高铁的安全正点。

  捍卫“底线”生存权

  蔓延多日的雾霾天,已经成为一起环境灾难事件。对于这样的事件,需要思考,更需要行动,以捍卫人民群众的“底线”生存权。

  201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

  民生工作要守住底线,生存更需要守住底线。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就应该是这样的底线,因为生命的存在离不开水和空气,生存的质量离不开干净的水和清新的空气。

  捍卫“底线”生存权,政府在行动。这么多年,环境保护不能不说做了很多工作,生态建设也不能不说下了很大功夫。但是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粗放,利益藩篱的固化,使许多规划、措施离百姓的期望有距离,环境保护的效果离群众的要求也有不小差距。

  这场环境灾难事件,向正在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奋进的中国发出了严重警告:实现科学发展,并非易事;建设美丽中国,任重道远。如果连最“底线”的生存权利都无法保障,何谈其他?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2013年是“科学发展观”提出十周年,也是贯彻落实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战略部署的第一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治理大气污染,需要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治理环境污染,需要动真格的,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 (据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


广告咨询:QQ:72180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