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河南频道11月8日讯 河南日报报道:今天,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从党的十七大到十八大的五年,是波澜壮阔的五年,国家是如此,我们省也是如此。
最近几年,《焦点网谈》连续推出了年度回顾专题,盘点了令网友骄傲的河南亮点——
2008年,河南全面普及新农合;2009年,郑州地铁一号线开建,河南进入地铁时代;2010年,一个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问世,迅速引起各方面广泛关注;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出台,标志着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河南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在喜迎党的十八大召开的日子里,河南日报焦点网谈联合大河网发起了评选五年来河南十八个亮点活动,网友积极参与、热情投票。这些亮点可能不够全面,但它带着网友的热情,带着网友的温度。
盘点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建设中原经济区之路,我们正在阔步前行。
1.国务院出台《指导意见》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
入选理由: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出台,明确中原经济区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新华网网友:一亿人的问题无论放在哪个地方、哪个国家都是一杆沉甸甸的秤,但有了中原经济区这面大旗,我们就能凝聚各方面、各阶层的力量朝着目标去努力。中原经济区必将整合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区位优越等优势,以中西部经济增长为新引擎,使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之路越走越宽广。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中原经济区建设应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这样形成的经济区,不是用行政权力捏合起来的,而是由有类似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以及比较紧密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联系的区域结合而成。
2.省九次党代会召开,确定五年发展目标
入选理由:省九次党代会于2011年10月在郑州召开,确定了未来五年河南发展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
大河网网友“shaa”:省九次党代会是在国务院出台《指导意见》后的一次重要会议,党代会上制定的大政方针,都是和普通人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这次会议吹响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号角。
省科协副主席梁留科:这次党代会是一次布置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总体会议,国家对河南的定位就是让河南成为大的经济增长板块,其中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经济实力的明显提升。
3.河南粮食生产连年丰收
入选理由:近年来,河南粮食产量屡创新高,2011年粮食总产达到1108.5亿斤。今年夏粮产量再创新高,达637.2亿斤,实现“十连增”,秋粮生产形势总体向好。
大河网网友“镁光灯”:粮食丰收的背后是各项支农、强农、惠农措施的落实,是多年来我省不断夯实农业基础的结果。这也说明河南正在走的 “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道路,是正确的、科学的。
省发改委主任张维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因素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不可替代性。
4. 南水北调中线移民工程顺利完成
入选理由:2011年8月25日,随着河南省淅川县最后两个村庄的顺利搬迁,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外迁移民集中搬迁工作基本完成,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移民“四年任务、两年完成”16.2万人和谐搬迁目标基本实现,移民迁安的难度和强度之大,在世界水利移民史上绝无仅有。
网友“@脚踏三省”:移民群众能从大局出发,移民干部能把“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具体化为为移民服务,时时处处体现出务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南水北调也“调”出了河南人的精气神!在大局面前,河南人就是中!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淅川县16万人实现了安全、顺利、和谐搬迁,很了不起,河南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胸怀大局、支持国家建设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