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地铁相伴而行“碧沙岗”
到达碧沙岗公园
“碧血丹心,血殷黄沙”
在纪念碑前庄严宣誓
在时光里感受成长
社团师生们合影留念
4月8日早上8点,郑州47中“史于足下”社团在初中部集合,乘坐地铁出发,相伴而行碧沙岗。社团宗旨是在行走中感知和触摸真实的历史,“虽然已过清明,但是碧沙岗之行,扫墓祭奠,献花宣誓,游园赏花,仪式感的庄严肃穆,美好生活的放松愉悦,背后都是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故事!”社团辅导教师巴索西说。
“史于足下”社团成员经地铁二号线换乘一号线,到绿城广场站下车,30人分为5个小组,小组长负责制,集体买票和换乘,一路秩序井然。早上9点左右到达碧沙岗公园南门,整队后参观三民主义厅,八年级11班焦子瑜同学向大家介绍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和1927年国共合作的国民大革命运动,北伐战争的对象和简单过程。接下来八年级8班的王朝豫同学向大家讲解了北伐战争与郑州的故事,冯玉祥将军为了纪念北伐战争中阵亡的将士,在郑州此处建立烈士陵园,并以“碧血丹心,血殷黄沙”为其命名。留不住时光,但社团成员都可以在时光里感受成长,成长中更需要这样的相伴而行。
碧沙岗公园堪称现代美景与历史积淀的完美结合。园内的林荫小路干净,两边高大的树木染上了绿色的颜色,桃红李白满目灿烂,尽显郑州春天的美丽。这里完整地保存了近百年来郑州的革命历史,从恢宏的北伐战争,到中原大战,再到抗日战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碑亭,在全国保存下来的仅此一家。经过简单了解之后,社团成员们围聚到北伐阵亡将士纪念碑前展开寄托哀思的悼念活动。首先由七年级9班的徐艺洁同学致悼词:“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瞻仰北伐将士阵亡墓碑,他们的碧血丹心化作这公园里的参天松柏,高大威猛、四季常青,他们的不屈服,为了革命事业宁愿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就如这树,不论经历多少严寒酷暑,都还是一动不动的屹立着,谁也不能动摇他们的意志,他们是伟大的、真正的英雄……”接着,五组同学有序向北伐将士纪念碑敬献鲜花,寄托哀思。随后由史于足下社团副社长张烨同学领誓,在纪念碑前庄严宣誓:我们将永远铭记先烈们的牺牲与奉献。诚实勇敢、自律自强、奋发有为、誓做栋梁。无愧老师培育,不负长辈厚望,以我壮志激情,创造崭新未来,以我火红青春,建设锦绣中华。
“史于足下”社团师生们在北伐将士纪念碑前合影留念,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参观。穿越时光隧道,回到89年前,这里是郑州城西4公里的一片风沙弥漫的沙丘。1928年春,冯玉祥为纪念北伐军阵亡将士,责成交通司令许骧云建造北伐阵亡将士墓地。他选择了这里,因为这里常年风沙弥漫,种不成庄稼,不占用老百姓的耕地,当年3月动工,8月竣工。“碧沙岗”公园是郑州年代最久远的公园,它内含郑州厚重的历史。社团辅导教师巴索西说:“虽然今天不算明媚,还伴有小雨,但是社团成员们收获却是沉甸甸的,有的同学是第一次乘坐地铁,有的同学第一次参加扫墓活动,也有的同学是第一次来到碧沙岗公园,这是有纪念意义的一个上午,成长的路上有过风雨、但是大家很高兴是一个集体,一路同行!”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