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郑州教育 > 校园广角 >

[63中] 初中生物第五协作区组织集体教研,为年轻教师成长助力

2014-10-23 00:17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课堂上学生正在做试验

手工制作草履虫模型

    近日,市教育局初中生物第五协作区全体教师在郑州63中举行了集体教研活动。郑州回民中学的赵丹老师与惠民中学的黄琰老师分别在七(10)班与七(9)班上了一节精彩的生物课。课后协作区全体老师集体评课,取得良好效果。

    本次教研主题为“双主体模式下提升课堂有效性的研讨”,采取“同课异构”的活动形式。所谓“双主体”模式是郑州63中近年来一直倡导和要求老师们实行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师是教学设计、组织、评价与指导的主体,学生是课堂学习、实践、体验与成长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应适度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适当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要尽量避免为活动而活动,为合作而合作,更要避免撒手不管,全由学生表演。只有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作用,才能使课堂高效而充满生命。为了给更多的年轻教师搭建展示风采的平台,体验“双主体”模式高效课堂,帮助他们查找不足,使他们能尽快的成长,树立自信,特举办该教研活动。

    本次授课的题目是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单细胞生物》,两位授课教师为本次授课做了充分的课前准备。赵丹老师为了上好此节课特意在紫荆山公园的湖中捞取了草履虫,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实验室使用两种不同的食物(牛奶和稻草)进行培养、繁殖。教研过程中赵丹老师带来了很多瓶草履虫培养液,除了提供自己和黄琰老师上课时使用外,还将剩余的部分全分给了协作区其他学校。黄琰老师为了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竟然自己制作了20多套草履虫模型配件及组装工具。她们的心血换来了丰厚的回报,课堂上孩子们呈现出认真聆听、积极思考、激烈讨论、兴奋调试和热情参与的学习状态,体现着课堂的巨大成功。

    授课结束后,两位年轻教师介绍了自己做课的心得,各个学校也派出代表分别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评价。评课之余,大家还就“双主体”模式下提升课堂的有效性进行了讨论。大家普遍认为,两位老师的课堂基本体现了“双主体”模式,提升了课堂的有效性,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达成率很高。

    通过本次活动,两位授课老师展示了自己,找到了不足,协作区的其他老师也通过这两节课向年轻教师学到了不少东西,增进了彼此的感情,此次教研活动基本达到了预计的目的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