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中国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激励计划讲师王麦英老师在郑州八中作家庭教育讲座
郑州八中家长学校七年级家庭教育专家讲座现场
专家讲座之后,七年级分班召开家长会
孩子由小学升入到了中学,面临学习环境、学习任务以及自身心理的巨大变化,家长该做哪些改变,家庭教育才有效果?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快速适应初中生活?
日前,郑州八中在做好新生入校教育的基础上,抓住时机,及时召集七年级全体学生家长到校听取家庭教育专家讲座,之后还分班召开了家长会。
“初中的孩子没有小学生听话,没有高中生懂事,他们已开始走向自我探索、心绪不稳的青春期。因此,家庭教育方法需要跟进和改变,才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中国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激励计划讲师团副主任、黄冈中学学法指导中心全国百位名师讲师团讲师王麦英老师,在讲座的开始就提醒家长,“当初中生的家长不轻松,自己很重要。”
王麦英老师着重向家长们介绍了亲子对话的技巧:情感迁移教育法,即想方设法集中孩子在对话中的注意力,以达到教育效果。
与孩子沟通要选择对的谈话时机。家长要在孩子进步、自己心情愉悦时与孩子交谈。因为相互之间影响最大、最直接的不是语言,而是情绪。唯有心情好才有最佳的情绪感染力,有最合理的思考。
与孩子沟通要保持平等、尊重的对话姿态。孩子在受到尊重、感到平等时,最愿意认真对待谈论的相关话题。
家长想与孩子谈话,要近距离、用眼光看着孩子讲话,要以宽容、鼓励、接纳、微笑的神情与孩子交流。
在家庭教育中,生活就是教育。家长与孩子之间并不仅仅只有谈孩子的学习。往往非功利的、无目的的对话,更有亲情的感染力,更有教育的效果。家长可以说说自己的工作,说说家庭的打算,这样的谈话更有利于孩子建立全面、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学习是家长最关心的,但关键是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按照心理学的原理,一个人的行为重复21次就能成为习惯。好的习惯重在培养。对初一的孩子,家长要关切孩子的课堂笔记、复习、作业、预习。家长不是看孩子的笔记有多工整,而是看孩子的笔记是否带有自己的思考?不是看孩子一到家是否就坐到桌前写作业,而是看孩子在家是否是复习之后再写作业?是否有预习的习惯?这一点一滴的习惯培养需要家校配合、共同努力、辅助成长。
“教育是培养未来的人。”这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共同追求的目标。为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走向和谐,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引导家长正确地辅助孩子成长,促进孩子健康成长,郑州八中将继续开展好家长学校各项活动。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