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代表在展示小组成果
同组教师认真观课
2013年3月4日,郑州31中高二(九)班的课堂上,再次响起了13年春晚一首宋祖英和席琳迪翁合唱的《茉莉花》,优美的旋律中,学生开始了多元文化的学习一课。
在这节课上,刘锡山老师以“三三四教学模式”为指导,以“学案”教学为抓手,分小组进行探究式学习。他把这节课的设计重心放在营造感染学生的氛围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调动上。《茉莉花》只是课堂的一个环节,除此之外,“你知道我国或国外的什么传统民族节日吗?从这些民族的不同节日中,你能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哪些不同?”“提起节日,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春节,贴窗花、写春联等,大多数西方人可能首先想到圣诞节,唱圣诞歌等等,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问题的设置更是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课堂展示踊跃,一些小组查的资料精彩纷呈,赢得了其他同学的阵阵掌声。
在小组合作、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很好的达成了学习目标,更充分开阔了视野,锻炼了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多项能力,学生们表示,这样的课堂,他们很喜欢。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