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郑州教育 >

初中考场临场经验技巧:九大策略(3)

2012-11-20 13:42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四、信心要充足,暗示靠自己

  开始答卷后,见到简单题,莫忘乎所以,这里比试的是一个“细心”与“认真”。谨防“大意失荆州”。对似曾相识的题,不可轻率地将考前练习过的方法照搬,因为往往题目相似,却有关键的一字一词之差,,于是解法迥然不同。面对偏难的题,要耐心,不能急。考试全程都要确定“人家会我也会,人家不会的我也会”的必胜信念,使自己始终处于最佳竞技状态。

  五、三先三后

  在通览全卷、并作了简单题的第一遍解答后,情绪基本趋于稳定,大脑趋于亢奋,此后七、八十分钟内就是最佳状态的发挥或收获丰硕果实的黄金季节了。实践证明,满分卷是极少数,绝大部分考生都只能拿下部分题目的部分得分。因此,实施“三先三后”的考试艺术是明智的。三先三后是:

  1、先易后难就是说,先做简单题,再做复杂题。先做A类题,再做B类题。当进行第二遍解答时(通览并顺手解答完第一遍),就无需拘泥于从前到后的顺序,应根据自己的实际,跳过啃不动的题目,从易到难。

  2、先高(分)后低(分)。这里主要是指在考试的后半段时,要特别注重时间效益,如:两道题都会做,先做高分题,后做低分题。以增加在时间不足前提下的得分。

  3、先同后异。就是说,可考虑先做同学科同类型的题目。这样思考比较集中,知识或方法的沟通比较容易,有利于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益。一般说来,考试解题必须进行“兴奋灶”的转移,思考必须进行代数学科与几何学科的相互换位,必须进行从这一章节到那一章节的跳跃,但“先同后异”可以避免“兴奋灶”过急、过频和过陡的跳跃。

  三先三后,要结合实际,要因人而异,谨防“高分题久攻不下,低分题无暇顾及”。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