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市教育局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围绕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郑州都市区的决策部署,按照“内涵发展,重点突破;分类管理,抓住关键;创新服务,完善机制”的工作思路,重点从7个方面实施好31个项目和措施,铸造省会教育品牌特色,努力在全省乃至全国树立教育发展的典型和旗帜。 一、围绕郑州都市区建设规划,统筹教育协调发展 1. 修订完善学校布局规划。编制《郑州市市区中小学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郑州市中小学城乡一体化布局规划》。 二、围绕优质教育资源推进计划,大力提升教育品质 三、围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2. 继续加大市区中小学建设力度。市内九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30所,新增学位3万个以上;市本级继续推进23中教学楼、31中学生宿舍楼、51中综合楼等续建项目,实施19中高中部改造、4中北校区整体改造等新建项目。
3. 提升中小学标准化水平。调研提出中小学公用经费和办学条件标准。启动实施区属初中三年办学条件均衡化工程。对全市20%的中小学进行教育基本现代化评估。
4. 协调加快龙湖宜居教育城规划建设。郑州外国语学校、郑州回民中学和郑州十一中3所高中的龙湖校区项目力争年内实现开工。
5. 加大市区职教资源布局调整力度。年内争取5-6所院校入驻宜居职教城。郑汴产业带职教园区年底前主体工程开工。
6. 强化地方高等教育服务都市区发展能力。重点建设10个市级重点专业、5个市级示范专业、5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和10个市级精品课程。继续做好13个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
7. 推动民办教育规范发展。研究落实扶持民办教育政策的具体办法。在办学类型、办学模式等方面探索建立民办学校的长效发展机制。
1. 延伸优质教育资源辐射深度和广度。投资10亿元,拓展130个优质资源推进项目,年内新增优质招生学位2.36万个。
2. 启动培优提升工程。将17所市直学校全部纳入优质资源推进系列。对37所区属中小学进行升级改造。扶持6所行业和部门办学校。
3. 实施名优民校培育工程。名优民校接收20%市区公益性招生学位,每年按照生均教育经费标准给予补贴,同时按照学校专任教师队伍5%的在编教师给予支持。
4. 实施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工程。以班班通资源库建设为重点,成立郑州市教育资源中心,开发和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库。
1. 继续实施公办幼儿园建设工程。全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90所,其中市区16所,县(市)74所。
2. 大力提升民办幼儿园办园质量和等级。扶持民办幼儿园达标升级不少于200所。其中,省、市示范园不少于15所。
3. 实施学前教育券制度。对具有郑州户籍或外来务工人员符合条件的适龄幼儿发放学前教育券。
4. 强化幼儿教师素质提升。完成100名幼儿学科教师高层次培训、200名幼儿园骨干班主任培训、200名幼儿教师技能型专项培训任务。完成2400名民办幼儿教师培训任务。
四、围绕中小学道德课堂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 完善学区管理机制。坚持有利于教学管理、教研合作、教学评价、资源共享的原则,以初中为主,推进学区与教研协作区的融合,科学架构学区教科研协作体。
2. 实施德育生态文化建设。开展书香校园创建活动。所有中小学心理咨询室标准配备率达到100%。强化家长会课程建设。新遴选8-10个中小学校外教育实践基地,打造校外实践活动精品。
3.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开展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实验。培育5个方面的道德课堂实践典型案例。建设中小学网上阅卷分析系统。进行课堂评价和道德课堂建设诊断研讨。完成25所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装备任务。
4. 优化教科研工作机制。开展课程实施有效性试点研究。以课题为抓手,创新教科研工作方式。继续开展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实施道德课堂实践操作培训。
五、围绕职业教育三年攻坚计划,增强职业教育发展实力
1. 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积极拓展重点专业实训实习基地,新立项建设1-2个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大楼),新建和开辟6个校外实训基地。指导和扶持10所县(市)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选取2所学校开展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实验试点。
2. 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为市重点招商项目开办2个校内实习基地和1个工程技术校企班,全市职业学校再确立10家以上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工厂。选派100名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评选命名10所校企一体化办学示范学校。
3. 改革职业学校专业培养模式。在市直职业学校增开2-3个优势紧缺专业。职业院校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率达到85%以上。订单式培养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50%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
4. 推进社区教育发展。构建完善社区教育网络,做好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创评工作。开展社区教育品牌项目、优秀学习型组织的评选活动。
六、围绕管理机制创新,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
1. 推进校长、名师工作室开发建设。完善23个校长工作室、50个名师工作室、25个名师网络工作室的职能、运行及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辐射和引领作用。
2. 优化干部培养和调配。实施后备干部订单式培养。加强教育干部各类培训。根据学校发展规模大小和改革发展需要,相应调整干部配备职数。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学校管理骨干和教学能手实施政策激励。开展向民办学校选派干部试点工作。
3. 加强教师培训。完成中小学教师各类培训15000人次。完成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培训1000人次。筹建郑州市教师培训精品项目库和后备精品项目库,首批遴选10个高端教师培训精品项目入库,着力培育3-5种市级教师培训经典模式。
4. 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教师进入和退出机制。充分利用政府购买服务岗位,储备和补充师资。研究农村学校教师激励政策。推进教师岗位聘任工作。
七、围绕以生为本,关爱学生安全健康快乐成长
1. 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继续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国家免学费以及郑州户籍学生免学费政策。继续落实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和考取大学一次性救助政策。继续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调研提出学前教育资助意见,将学前教育纳入资助体系。
2. 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加强课程管理,督促学校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以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杜绝节假日补课和布置无效作业3个方面为重点,建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公告制度和投诉挂牌督办、反馈制度。
3. 关爱学生身体健康。启动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实行免费午餐补助。每天保证学生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4. 建设平安校园。按学生特点和季节特点,定期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培训和演练。重点研究为全市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和乡镇中心幼儿园统一配备校车机制。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