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严格办学行为,严肃办学纪律,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扎实开展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实现青少年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举办第三届中小学体育节,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的热潮。加强中小学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将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并形成制度,不断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二、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0、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开足开全德育课程,积极开发德育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开展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分学段、分年级,有针对性开展系列德育教育。继续开展“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创建活动和中小学生假期教育活动。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评价办法。加快建立和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大中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1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树立一批常规管理的典型。落实郑州市校本教研工作意见,整体推进校本教研。建立教学情况定期监测和教学质量分析制度,建立教学质量报告制度,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大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推进力度,做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准备工作。
12、加强中小学卫生艺术教育。深入推进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加强学校食堂管理,不断提高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矫治水平和能力,提高学校卫生保健工作质量。进一步贯彻《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构建和完善学校艺术教育体系和功能,不断提高学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抓好国防教育和高中段以上学生的军训工作。
13、加快推进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积极推行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招生制度。提高普通高中招收分配生和推荐生的比例,加大分配生和推荐生的照顾力度,逐步推广将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的招生制度。
三、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巩固九年义务教育
14、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杂费、提供免费课本的相关工作。继续做好城市低保困难家庭扶困助学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预算制度,把维持学校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的经费全部纳入地方预算,争取农村初中、小学国拨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展勤工俭学。
15、全面实施新一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立足本地实际,分县(市)制定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会同发展改革、建设、财政等部门,充分论证、统筹安排,稳妥实施。
16、继续实施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专项工程。启动农村中小学课桌椅更新工程,继续实施农村初中实验室建设工程。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按照规定标准,布局和建设好校舍、学生宿舍、食堂、厕所等设施。进一步完善农村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配套政策,实行农村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台帐管理。
17、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作用。坚持以应用为主,抓紧抓好教学光盘的普及应用,重在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示范区建设,完善教育城域网和校园网的管理,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
18、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举办重点学校或重点班的规定,严格规范公办学校举办分校行为,认真研究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完善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努力办好特殊教育和工读教育。
19、进一步完善教育督导体系。完善督政机制,加强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继续开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督导检查。强化轮评机制,帮助、支持薄弱学校加强管理,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完善督学责任区制度,充分发挥督学的作用。
20、加大“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全市“两基”工作水平,力争顺利通过国家“两基”检查验收。
四、重点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
21、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根据国家和省的安排,争创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县级职教中心、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面推动职业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22、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半工半读的理念和制度。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23、开拓生源渠道,努力扩大招生规模。加大城乡统筹,拓展郑州职业教育的办学空间,力争实际招生人数达到5.6万人。积极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沟通与衔接,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开辟多种升学途径。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