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政治科目复习重点分析1
作者: 收集于网络
1、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1)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
2)在自然界向人类社会飞跃的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自然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而实现这次飞跃的关键在于劳动。劳动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对立统一关系的基础。一方面,劳动使人从自然界分离出来,产生出人类社会,从而形成了社会与自然的对立。另一方面,劳动把社会与自然紧密联系起来,实现着二者的统一。
2、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3、简述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
(1)所谓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所谓人的社会属性是指在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
(2)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同为人本身固有的属性,是相互渗透、互为前提、不可分割折。一方面,社会属性离不开自然属性。因为自然属性是人类存在的基础,社会属性是以自然属性为前提的。另一方面,自然属性离不开社会属性。因为人的自然属性不同于动物那种纯粹的自然属性,而是渗透着社会属性的自然属性。
(3)人的本质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离开了人的社会联系与社会实践,就没有现实的、具体的人。
4、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不断发展生产力,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须要求。
(2)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迅速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3)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主要矛盾决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决定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什么叫马克思主义哲学?
答: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2.什么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它们有哪些历史形态?
答:凡是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精神是由物质派生的,都属于唯物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在历史上存在三种形态,即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和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反,凡是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物质由精神派生的,都属于唯心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哲学还分为把世界归结为主观精神的主观唯心主义和把世界归结为客观精神力量的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态。
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区别有哪些?
答:辩证法的观点:它把世界看作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一切事物都是由内部矛盾推动而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
形而上学的观点:它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把世界的各种现象看作是各自孤立、静止不变的东西,认为世界是没有矛盾的,是不会发展的,即使有变化也只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而且认为这种变化纯粹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4.说明物质观发展的三个阶段:
答: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物质观。它对世界穷根究底,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构成的,这种“原初物质”就是世界的本质。
第二阶段,是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物质观。它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质,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第三阶段,是当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它认为世界统一的基础和构成世界本原的物质是客观实在。
5.说明运动及其本质,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答:所谓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基本运动形式有五种: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物质离不开运动、无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运动也离不开物质,任何运动都有物质主体,都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因此,既不能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也不能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6.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是什么关系?
答:所谓相对静止,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暂时的、相对的稳定,这是相对于事物的显著变动状态来说的。事物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动非静,静非动,动与静是不同的,任何物质的运动过程都存在相对静止和绝对变动两种状态,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常在的,就物质的具体存在状态来说,它又有静止的一面,但这是局部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另一方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贯通。任何形式的物质运动,都是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既对立又统一中进行的。
7.唯物辩证法的两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最基本的观点,也是唯物辩证法理论的总特征。
8.什么叫发展?怎样理解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答:所谓发展是指事物的运动和过程。发展首先是一种运动:从性质上讲,发展是一种前进运动,既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从内容上讲,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新陈代谢,除旧布新;从形式上讲,发展是量变到质变。发展不仅是运动,而且也是一个过程,即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发展从本质上讲,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反之,旧事物就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必然性的、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事物必然会战胜旧事物,因为三点:
第一,事物发展的辩证性质决定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新事物是在旧事物内部孕育成熟,发展起来的。它是旧事物赖以存在的因素,又是促进旧事物灭亡的因素。旧事物无法克服新事物,新事物在发展中必然否定旧事物。
第二,新事物在本质上比旧事物优越。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腐朽过时的东西,吸收并发展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添加了旧事物中不能容纳的新的内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受到人民群众支持的新事物总是不可战胜的。
9.什么叫肯定和否定?辨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自身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其自身而不是其他事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其转化为其他事物的方面。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有以下三条:
第一,辩证的否定是指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这就是说,任何事物的否定都是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我否定,实现自己的运动,自我发展。
第二,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辩证的否定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由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没有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实现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第三,辩证的否定又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唯物辩证法认为,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并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扬弃”。所谓“扬弃”包含着抛弃、保留、发扬的意思,也就是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在克服旧事物消极因素的基础上,保留某些有利于新事物发展的积极因素。这样,新旧事物之间固然有质的区别,但新事物是从旧事物内部产生出来的,因而同旧事物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